位在北纬30度的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之后,外星迷一直认为,这是外星人存在的最好证明,因为三星堆文化突然出现在历史上,又神秘的消失,出土的青铜人像则形象诡异,其中有一尊头像的眼睛,更呈现圆柱状外凸长达7.3公分,加上牛鼻、大耳,和汉人完全不一样,让三星堆的存在更显传奇。
凸眼阔嘴、招风大耳,凌厉夸张的神态,让一批出土自四川三星堆、超过3000年历史的青铜人像蒙上神秘面纱。
许多人把它当成天外来客,认为它就是电影中外星人的奇特形象,那双突出的眼睛是外星人的望远镜,夔龙是遥感天线,可以接收来自宇宙的神秘信号,耳朵是顺风耳,能够听到宇宙各个方向的声音。
从工艺技术到诡奇造型,都让外星迷深信三星堆遗址,就是外星人来过地球的证明,加上与殷商同期的古文明,如何出现?又为何灭绝?仍是难解谜团,更增添三星堆的传奇色彩。
「疑为天外来人,原是古蜀先王,那时候聪慧的蚕丛王,已经能够根据鸟火虚昴四颗,或四组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来判断四季的更替,并指导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了。」考古学家仅能从西晋出版的地方誌「华阳国誌」,认定三星堆是古蜀文化的遗迹,一尊诡异威严的人像,则是首位蜀王蚕丛神化之后的肖像,圆柱外凸的纵目之姿,乃是因为当地饮食严重缺碘,甲状腺亢进,才导致双眼突出。
现代学者试图从科学与医学的角度,破解三星堆的千年之谜。
铁达尼号上的乘客竟然是...
Posted by
CMnex Tech.
, 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 at 4:05 下午, in
Labels:
超自然现象
铁达尼号上的乘客竟然是...,政府把其事忍满
这一篇说明起来算是麻烦的
不过幸好证据够充分
所以也不至于花太多精力
至少证据都摊在眼前
很难与之反驳
不如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仔细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话说1912年4月15日
超级游轮铁达尼号首航途中
因为撞到一座浮动冰山而沈没
死亡失踪人数约1500多人
关于铁达尼号沈没的玄奇说法也有很多
例如同名的小说
或者是古代棺木的诅咒......等等
但这些都缺乏直接有利的证据
唯一有充分证据的却令人匪夷所思........
1990年9月24日
一艘拖网船在北大西洋航行
在离冰岛西南约360公里的地方
船长卡尔突然发现附近一座冰山上有一个人影
他举起望远镜观看该人影
发现冰山上有一位遇难的妇女发出求救手势
这位妇女穿着很过时
当她被救上船后
船长问她一些个人数据以及在这里的原因
她竟然回答说:
我是铁达尼号上的乘客
叫作文妮考特
今年29岁
刚才船沈没时
被一阵巨浪推到冰山上
幸亏你们的船赶到救了我
她被送往医院做了一下检查
发现她的精神正常
除了沈船受到的惊吓以外......
血液和头发的化验也证明她确实是30岁左右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12年失踪到现在竟然一点都没有衰老的迹象?
当然
铁达尼号的乘客名单确实有这位考特太太
这件事发生不到一年
1991年8月9日
欧洲的一个海洋科学考察小组正在冰岛西南387公里处考察时
意外地救起了一名60多岁的男?
当时这名男性坐在一座冰山的边缘
他穿着白星条制服
嘴里猛吸他着的烟斗......
猜猜他是谁?
他就是铁达尼号的船长史密斯......
他获救时一口咬定时间是1912年4月15日
还劝阻救助人员不要救他
史密斯当时应该是140岁的老人
但看起来仍然像60岁
当然啦
谁会去相信他的鬼话
上岸后他就被送进精神病医院了
精神病心理学家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后
认为他的生理和心理都很正常
而且通过保存在航海记录中的指纹验证
可以确认他的身份就是船长史密斯
这很明显了吧?
除非这世界上真有二个指纹一样的人
不然这真是一个铁证了
一个一个出现不够说服力?
那么来看看这个集体疯子的实例
据美国海军记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役中
美国的"印第安纳波里斯"号军舰被日本潜艇击沈
美国海军随即收到25名官兵乘救生艇逃生的求救信号
当时美国海军多次派出营救舰队和飞机去寻找
都一无所获
最后只好宣告他们已经为国殉职
怪事发生在1991年7月
一群渔船在菲律宾群岛以南的西比斯海域上发现了这艘救生艇
而且小艇上的25名人员全部安在
该军舰于1945年7月30日被击沈
46年后这些船员外表竟和被击沈时一模一样
25人一致表示他们在海上仅仅漂流了1天......
当然这些人都有兵籍纪录
每个人从军时都有留下指纹
如果这25个人都是假的
那才真是看吊鬼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穿越了时空
不论这个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他们从古代来到了现代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也就是说
人类的肉体和灵魂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的
不过因为现代科学现在还不能解释这件事
所以谜依然是谜
期待科学进步的那一天到来
完美的解开这个谜题
这一篇说明起来算是麻烦的
不过幸好证据够充分
所以也不至于花太多精力
至少证据都摊在眼前
很难与之反驳
不如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仔细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话说1912年4月15日
超级游轮铁达尼号首航途中
因为撞到一座浮动冰山而沈没
死亡失踪人数约1500多人
关于铁达尼号沈没的玄奇说法也有很多
例如同名的小说
或者是古代棺木的诅咒......等等
但这些都缺乏直接有利的证据
唯一有充分证据的却令人匪夷所思........
1990年9月24日
一艘拖网船在北大西洋航行
在离冰岛西南约360公里的地方
船长卡尔突然发现附近一座冰山上有一个人影
他举起望远镜观看该人影
发现冰山上有一位遇难的妇女发出求救手势
这位妇女穿着很过时
当她被救上船后
船长问她一些个人数据以及在这里的原因
她竟然回答说:
我是铁达尼号上的乘客
叫作文妮考特
今年29岁
刚才船沈没时
被一阵巨浪推到冰山上
幸亏你们的船赶到救了我
她被送往医院做了一下检查
发现她的精神正常
除了沈船受到的惊吓以外......
血液和头发的化验也证明她确实是30岁左右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12年失踪到现在竟然一点都没有衰老的迹象?
当然
铁达尼号的乘客名单确实有这位考特太太
这件事发生不到一年
1991年8月9日
欧洲的一个海洋科学考察小组正在冰岛西南387公里处考察时
意外地救起了一名60多岁的男?
当时这名男性坐在一座冰山的边缘
他穿着白星条制服
嘴里猛吸他着的烟斗......
猜猜他是谁?
他就是铁达尼号的船长史密斯......
他获救时一口咬定时间是1912年4月15日
还劝阻救助人员不要救他
史密斯当时应该是140岁的老人
但看起来仍然像60岁
当然啦
谁会去相信他的鬼话
上岸后他就被送进精神病医院了
精神病心理学家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后
认为他的生理和心理都很正常
而且通过保存在航海记录中的指纹验证
可以确认他的身份就是船长史密斯
这很明显了吧?
除非这世界上真有二个指纹一样的人
不然这真是一个铁证了
一个一个出现不够说服力?
那么来看看这个集体疯子的实例
据美国海军记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役中
美国的"印第安纳波里斯"号军舰被日本潜艇击沈
美国海军随即收到25名官兵乘救生艇逃生的求救信号
当时美国海军多次派出营救舰队和飞机去寻找
都一无所获
最后只好宣告他们已经为国殉职
怪事发生在1991年7月
一群渔船在菲律宾群岛以南的西比斯海域上发现了这艘救生艇
而且小艇上的25名人员全部安在
该军舰于1945年7月30日被击沈
46年后这些船员外表竟和被击沈时一模一样
25人一致表示他们在海上仅仅漂流了1天......
当然这些人都有兵籍纪录
每个人从军时都有留下指纹
如果这25个人都是假的
那才真是看吊鬼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穿越了时空
不论这个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他们从古代来到了现代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也就是说
人类的肉体和灵魂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的
不过因为现代科学现在还不能解释这件事
所以谜依然是谜
期待科学进步的那一天到来
完美的解开这个谜题
濒死经验与死后灵魂的存在
Posted by
CMnex Tech.
, 2009年5月21日星期四 at 5:11 下午, in
Labels:
超自然现象
取材自「无上师电视台」第116单元的节目
灵魂的存在是个神话吗?死后灵魂还存在吗?假如还存在,那么肉体死后还可能体验到生命吗?很多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努力想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有人说,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死后的生命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把一个死人救活后再加以询问。有些医生像雷蒙‧穆迪(Dr. Raymond Moody)、肯尼‧任(Dr. Ken Ring)及布鲁斯‧格雷逊(Dr. Bruce Greyson),就曾治疗过这类死后又复活的病人。在记录这些病人的体验后,这些医生相信他们已有证据可以证明灵魂的存在,以及死后还有生命。
《死后的生命》(Life beyond Death)一书的作者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并不把人视为一些器官组成的肉体。他说肉体是由星界与自我活动力的生命体表现,在形态与功能上持续演化。他还说,灵魂与精神结合了身体的器官,并在精神宇宙里汲取一个形象,而在受孕时灵魂再从精神宇宙降世。
《死后的生命》作者鲁道夫.斯坦纳
这些论点都是从灵性的角度来詮释。经由量子物理的观念,很多科学家也已经相信超物质世界的存在。「量子意识」(Quantum Consciousness)的基本概念是:所有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而且会以超光速相互影响,而意识则来自于这些讯息流通所造成的近似灵性效应。有些人说这项学说是以科学探讨灵性、玄学及一些神祕学的开端。科学家说,濒死经验为死后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最佳科学证据。
在濒死经验的例子中,有些人的肉体在手术过程中或因心臟病发作而死亡,他们的心臟停止跳动,也停止呼吸;过了几分锺或几小时后,他们的心臟又开始跳动,并开始呼吸。经历这些过程的人,大多会描述他们体验到灵魂离开身体,以及感觉身处灵性世界中。
过去三十多年里,一些医生不断地蒐集有过濒死经验病人的资料。儘管有些科学家及医生相信,这些病人所经历的可能只是幻觉,但很多濒死经验的特点,却无法用仅是幻觉的说法来解释。
在一个案例里,一位55岁名叫艾尔‧沙利文(Al Sullivan)的卡车司机在进行三处冠状动脉绕道手术时,经历了强烈的濒死经验,并看到他过世的母亲及姊夫。沙利文表示,他的母亲叫他回去之后告诉邻居说,他们的儿子所罹患的淋巴瘤会好起来。更令人惊讶的是,沙利文接着非常明确地说,那时帮他动手术的医生把手放在他的腋下,然后摆动他的手臂。针对那些认为这仅是幻觉的说法,格雷逊医生进行了研究,然后提出反驳说︰「濒死经验的当事者提出如此準确又可证实的资讯,该如何解释?」
有濒死经验的人通常会从另一个世界带回颇具深度的讯息,这些讯息有时是属于物质层面的,有时则是灵性方面的。一位名叫梅仑—汤姆斯‧本尼迪克(Mellen-Thomas Benedict)的男士在一次濒死经验中,学到一些生医光电(bio-photonics)、细胞沟通、量子生物学及DNA方面的科学知识,后来还因此获得六项专利。
有些人持续处于濒死过程中长达数天之久,他们拥有非常深刻的濒死经验。一位神经病理学家乔治‧罗丹纳雅(George Rodonaia)就经历了长达三天的濒死经验。当医生正準备对他进行例行性的验尸时,他才从濒死经验中复甦。在此之前,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但由于他在灵性世界有如此深刻的体验,促使他开始研读宗教的精神哲学,因而取得第二个博士学位,并成为正式任命的牧师。
此外,集体经历濒死经验的例子,也证明了死后灵魂的存在。在一个案例里,一群消防队员在森林救火时全数罹难,他们都表示在濒死的过程中,曾在自己遗体上方看到过彼此,后来他们全都生还。
「濒死经验」一词,是由雷蒙‧穆迪医生在他的书《死后的世界》(Life after Life)中首度提出。穆迪医生也是十一本畅销书的作者,他的书在全世界已创下一千三百万本的销售佳绩。他也为学术刊物与专业文献写过许多文章,如「濒死经验」(Near Death Experiences)、「尊严死」(Death with Dignity)及「走过生死离别」(Life after Loss)。着名的脱口秀节目如欧普拉(Oprah)、吉罗多(Geraldo)、NBC电视台「今日」(NBC Today)及ABC电视台的「转捩点」(Turning Point)都曾访问他,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人物。在《死后的世界》这本书中,穆迪医生对濒死经验及人死后会发生什么事的开创性研究,掳获许多读者的心。
雷蒙‧穆迪医生及其着作
穆迪医生研究过一百多个「临床死亡」又再度复活的案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使穆迪医生成为濒死经验研究领域的世界权威。《死后的世界》这本书永远改变了我们对生死的看法。他在书中描述濒死经验是「漂浮的感觉,并且从自己的身体脱离」。他接着说︰「灵魂从天花板的角落看着这具尸体,并体验到宁静与安详,时间也不再具有任何意义。灵魂感觉被引至一个黑暗的隧道,隧道的尽头闪着耀眼的白光。当你进入白光中,你所爱的人或某位宗教人物会来欢迎你,然后你会回顾自己的一生。」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住在世界各地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描述这样的经历。不少人也表示更懂得珍惜生命,对个人关係的维护更为关注,并更有决心去实现人生的目标。
穆迪医生提到一位盲人妇女的濒死经验,说她能正确地描述自己在心臟病发作后,医护人员使用哪些仪器救醒她,甚至连仪器的颜色都正确无误。事实上这位妇人已经失明五十年了,这证明了濒死经验的可靠性。穆迪医生也说,大部分经历濒死经验的人离开身体后都不愿再回来,一些病人甚至对救活他们的医生发怒,可见他们一定有很好的体验。
肯尼‧任医生是康乃迪克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心理学教授,他记录了102宗濒死经验的案例。最近他的研究包含了盲人的濒死经验,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在他的最新着作《心灵的眼睛》(Mindsight)一书中找到。他先前的着作还包括《死后餘生》(Life at Death)、《穿透生死迷思》(Lessons from the Light)、《奔向终点》(Heading toward Omega)及《终极企划》(The Omega Project)。在任医生的研究对象中,有许多人在离开身体后目睹一些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后来都被证实是真的。他也研究以濒死经验来证实轮迴的存在。
肯尼‧任医生及其着作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濒死经验的人通常会表示,他们的灵魂在濒死过程中遇到别人,而遇到的对象通常是他们挚爱的人。根据纪录显示,虽然他们已经离开身体,但还是能听到人们的交谈。任医生说︰「这类案例为人死后仍具有意识,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任医生在《濒死经验研究期刊》(Journal of Near-Death Studies)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在濒死经验里,人一旦离开自己的身体后,会经历到一些共通的体验,包括「穿过一个虚空黑暗的隧道,向着非常明亮的光前进;与过世的亲友会面;感觉到极大的安乐与喜悦;被慈悲爱力围绕,以及非常美好的感受,而使他们渴望留在灵性世界。当他们从濒死经验再回到尘世,他们的餘生都受到这种体验的影响」,这几乎与穆迪医生的研究结果一致。
布鲁斯‧格雷逊医生
接下来这位医生则记录了濒死经验中十分令人信服的一个例子。布鲁斯‧格雷逊医生是维吉尼亚医护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Health System)的精神病学教授,也是超心理学协会(Para-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会员。他主要致力于濒死经验的研究,是九项研究奖助计画的主要研究员,曾在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会议中发表过60多场学术演讲,并发表了60多篇论文,还着有《濒死经验的问题、展望与前景》(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Problems, Prospects, Perspectives)一书,而且在过去二十二年中,一直担任《濒死经验研究期刊》的编辑。
格雷逊医生记录了经历濒死经验的病人在长期健康上的显着模式,并撰写治疗策略,来帮助那些病人在生还后重新适应生活。
拥有濒死经验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大部分的人回来后都改变了:罪犯回来后开始帮助别人;许多人不仅健康状况改善,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解决了。大部分经历濒死经验的人都表示:从此以后他们不会再怀疑是否有上帝,他们知道上帝是存在的。当我们下来这个世界后,就失去与上帝的联繫,忘记祂的存在,但经历濒死经验后,我们再次与这个神圣的自性联繫。祂爱我们至深,笔墨无法形容,而且祂永远在我们内边。儘管在濒死经验里,人们被宣告肉体死亡,但他们的灵魂仍然继续体验事情,并为那些愿意聆听的人带回美妙的故事。这些有关濒死经验的证据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们毫无疑问证实了灵魂的确在死后继续存在,而且上帝也同样存在。
参考资料︰
1.http://www.near-death.com/evidence.html
2.http://www.near-death.com/evidence.html#a1 3.http://www.akashicuniversity.com/articles/LifeDeath.htm
4.http://wilstar.com/OverCoffee/oc-religion.htm 5.http://www.skylarkbooks.co.uk/Sh ... _Relation_to_World_
Evolution.htm 6.http://www.near-death.com/
7.http://www.lifeafterlife.com/index.html
灵魂的存在是个神话吗?死后灵魂还存在吗?假如还存在,那么肉体死后还可能体验到生命吗?很多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努力想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有人说,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死后的生命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把一个死人救活后再加以询问。有些医生像雷蒙‧穆迪(Dr. Raymond Moody)、肯尼‧任(Dr. Ken Ring)及布鲁斯‧格雷逊(Dr. Bruce Greyson),就曾治疗过这类死后又复活的病人。在记录这些病人的体验后,这些医生相信他们已有证据可以证明灵魂的存在,以及死后还有生命。
《死后的生命》(Life beyond Death)一书的作者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并不把人视为一些器官组成的肉体。他说肉体是由星界与自我活动力的生命体表现,在形态与功能上持续演化。他还说,灵魂与精神结合了身体的器官,并在精神宇宙里汲取一个形象,而在受孕时灵魂再从精神宇宙降世。
《死后的生命》作者鲁道夫.斯坦纳
这些论点都是从灵性的角度来詮释。经由量子物理的观念,很多科学家也已经相信超物质世界的存在。「量子意识」(Quantum Consciousness)的基本概念是:所有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而且会以超光速相互影响,而意识则来自于这些讯息流通所造成的近似灵性效应。有些人说这项学说是以科学探讨灵性、玄学及一些神祕学的开端。科学家说,濒死经验为死后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最佳科学证据。
在濒死经验的例子中,有些人的肉体在手术过程中或因心臟病发作而死亡,他们的心臟停止跳动,也停止呼吸;过了几分锺或几小时后,他们的心臟又开始跳动,并开始呼吸。经历这些过程的人,大多会描述他们体验到灵魂离开身体,以及感觉身处灵性世界中。
过去三十多年里,一些医生不断地蒐集有过濒死经验病人的资料。儘管有些科学家及医生相信,这些病人所经历的可能只是幻觉,但很多濒死经验的特点,却无法用仅是幻觉的说法来解释。
在一个案例里,一位55岁名叫艾尔‧沙利文(Al Sullivan)的卡车司机在进行三处冠状动脉绕道手术时,经历了强烈的濒死经验,并看到他过世的母亲及姊夫。沙利文表示,他的母亲叫他回去之后告诉邻居说,他们的儿子所罹患的淋巴瘤会好起来。更令人惊讶的是,沙利文接着非常明确地说,那时帮他动手术的医生把手放在他的腋下,然后摆动他的手臂。针对那些认为这仅是幻觉的说法,格雷逊医生进行了研究,然后提出反驳说︰「濒死经验的当事者提出如此準确又可证实的资讯,该如何解释?」
有濒死经验的人通常会从另一个世界带回颇具深度的讯息,这些讯息有时是属于物质层面的,有时则是灵性方面的。一位名叫梅仑—汤姆斯‧本尼迪克(Mellen-Thomas Benedict)的男士在一次濒死经验中,学到一些生医光电(bio-photonics)、细胞沟通、量子生物学及DNA方面的科学知识,后来还因此获得六项专利。
有些人持续处于濒死过程中长达数天之久,他们拥有非常深刻的濒死经验。一位神经病理学家乔治‧罗丹纳雅(George Rodonaia)就经历了长达三天的濒死经验。当医生正準备对他进行例行性的验尸时,他才从濒死经验中复甦。在此之前,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但由于他在灵性世界有如此深刻的体验,促使他开始研读宗教的精神哲学,因而取得第二个博士学位,并成为正式任命的牧师。
此外,集体经历濒死经验的例子,也证明了死后灵魂的存在。在一个案例里,一群消防队员在森林救火时全数罹难,他们都表示在濒死的过程中,曾在自己遗体上方看到过彼此,后来他们全都生还。
「濒死经验」一词,是由雷蒙‧穆迪医生在他的书《死后的世界》(Life after Life)中首度提出。穆迪医生也是十一本畅销书的作者,他的书在全世界已创下一千三百万本的销售佳绩。他也为学术刊物与专业文献写过许多文章,如「濒死经验」(Near Death Experiences)、「尊严死」(Death with Dignity)及「走过生死离别」(Life after Loss)。着名的脱口秀节目如欧普拉(Oprah)、吉罗多(Geraldo)、NBC电视台「今日」(NBC Today)及ABC电视台的「转捩点」(Turning Point)都曾访问他,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人物。在《死后的世界》这本书中,穆迪医生对濒死经验及人死后会发生什么事的开创性研究,掳获许多读者的心。
雷蒙‧穆迪医生及其着作
穆迪医生研究过一百多个「临床死亡」又再度复活的案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使穆迪医生成为濒死经验研究领域的世界权威。《死后的世界》这本书永远改变了我们对生死的看法。他在书中描述濒死经验是「漂浮的感觉,并且从自己的身体脱离」。他接着说︰「灵魂从天花板的角落看着这具尸体,并体验到宁静与安详,时间也不再具有任何意义。灵魂感觉被引至一个黑暗的隧道,隧道的尽头闪着耀眼的白光。当你进入白光中,你所爱的人或某位宗教人物会来欢迎你,然后你会回顾自己的一生。」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住在世界各地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描述这样的经历。不少人也表示更懂得珍惜生命,对个人关係的维护更为关注,并更有决心去实现人生的目标。
穆迪医生提到一位盲人妇女的濒死经验,说她能正确地描述自己在心臟病发作后,医护人员使用哪些仪器救醒她,甚至连仪器的颜色都正确无误。事实上这位妇人已经失明五十年了,这证明了濒死经验的可靠性。穆迪医生也说,大部分经历濒死经验的人离开身体后都不愿再回来,一些病人甚至对救活他们的医生发怒,可见他们一定有很好的体验。
肯尼‧任医生是康乃迪克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心理学教授,他记录了102宗濒死经验的案例。最近他的研究包含了盲人的濒死经验,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在他的最新着作《心灵的眼睛》(Mindsight)一书中找到。他先前的着作还包括《死后餘生》(Life at Death)、《穿透生死迷思》(Lessons from the Light)、《奔向终点》(Heading toward Omega)及《终极企划》(The Omega Project)。在任医生的研究对象中,有许多人在离开身体后目睹一些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后来都被证实是真的。他也研究以濒死经验来证实轮迴的存在。
肯尼‧任医生及其着作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濒死经验的人通常会表示,他们的灵魂在濒死过程中遇到别人,而遇到的对象通常是他们挚爱的人。根据纪录显示,虽然他们已经离开身体,但还是能听到人们的交谈。任医生说︰「这类案例为人死后仍具有意识,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任医生在《濒死经验研究期刊》(Journal of Near-Death Studies)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在濒死经验里,人一旦离开自己的身体后,会经历到一些共通的体验,包括「穿过一个虚空黑暗的隧道,向着非常明亮的光前进;与过世的亲友会面;感觉到极大的安乐与喜悦;被慈悲爱力围绕,以及非常美好的感受,而使他们渴望留在灵性世界。当他们从濒死经验再回到尘世,他们的餘生都受到这种体验的影响」,这几乎与穆迪医生的研究结果一致。
布鲁斯‧格雷逊医生
接下来这位医生则记录了濒死经验中十分令人信服的一个例子。布鲁斯‧格雷逊医生是维吉尼亚医护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Health System)的精神病学教授,也是超心理学协会(Para-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会员。他主要致力于濒死经验的研究,是九项研究奖助计画的主要研究员,曾在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会议中发表过60多场学术演讲,并发表了60多篇论文,还着有《濒死经验的问题、展望与前景》(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Problems, Prospects, Perspectives)一书,而且在过去二十二年中,一直担任《濒死经验研究期刊》的编辑。
格雷逊医生记录了经历濒死经验的病人在长期健康上的显着模式,并撰写治疗策略,来帮助那些病人在生还后重新适应生活。
拥有濒死经验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大部分的人回来后都改变了:罪犯回来后开始帮助别人;许多人不仅健康状况改善,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解决了。大部分经历濒死经验的人都表示:从此以后他们不会再怀疑是否有上帝,他们知道上帝是存在的。当我们下来这个世界后,就失去与上帝的联繫,忘记祂的存在,但经历濒死经验后,我们再次与这个神圣的自性联繫。祂爱我们至深,笔墨无法形容,而且祂永远在我们内边。儘管在濒死经验里,人们被宣告肉体死亡,但他们的灵魂仍然继续体验事情,并为那些愿意聆听的人带回美妙的故事。这些有关濒死经验的证据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们毫无疑问证实了灵魂的确在死后继续存在,而且上帝也同样存在。
参考资料︰
1.http://www.near-death.com/evidence.html
2.http://www.near-death.com/evidence.html#a1 3.http://www.akashicuniversity.com/articles/LifeDeath.htm
4.http://wilstar.com/OverCoffee/oc-religion.htm 5.http://www.skylarkbooks.co.uk/Sh ... _Relation_to_World_
Evolution.htm 6.http://www.near-death.com/
7.http://www.lifeafterlife.com/index.html
20萬美元太空走一遭 (图)
Posted by
CMnex Tech.
, at 4:15 下午, in
Labels:
知识探索

遨游太空,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从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登上月球的那个脚步开始,人类就从未间断过太空探索的历程。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的成功,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不仅成为了亿万中国人心中的航天英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当人类的这一梦想正变得越发真实和具象时,关于太空的遥想也像长了翅膀一样越飞越高。如今,随着英国维珍集团“维珍银河”太空游计划开始向中国人招手,太空游正以平民化的趋向走进“草根”,中国人的“太空梦”将不再遥远。
民间太空之旅长约三个半小时
早在2005年2月,太空旅游就向中国游客敞开了大门。美国太空探险公司与香港太空旅游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太空旅游正式登陆中国。
去年11月,以出产胡润富豪榜闻名的胡润百富公司,以维珍集团“维珍银河”太空游大中华区代理的身份,开始向中国富豪“推销”廉价太空游。“维珍银河”太 空之旅计划将于2008年底实施,费用为20万美元。目前,“维珍银河”太空之旅正在接受第一年的“太空游”的预订,计划飞行100次左右,共运送520 名游客。其中,第一批乘客被称为“创始人”,全球名额仅为100人,已基本预售一空。据主办方透露,中国内地有2个名额(男女乘客各一名)。
据“维珍银河”的大中华区代理胡润透露,目前有明确意向报名参加太空游的人已超过20名,以浙江民营企业家为多,有2位名列“胡润富豪榜”。还有3位女富豪分别来自四川、北京和香港,而那位香港女富豪目前家住上海。
胡润称,目前敲定的这位宁波籍商人很低调,再三要求不能透露姓名,他希望等到2008年底一切准备好,成行前再公布名单。而且也要等美国航天局最终敲定名单,才能向外界公布。
据胡润透露,这名男性商人不到40岁,是经朋友介绍来报名的。但当记者询问该富商的姓名及从事行业时,胡润不愿再透露半句,只表示“如果把行业说出来,大家可能就猜到了。”
“维珍银河”太空之旅的整个航程长约三个半小时,其中半个小时在太空度过。届时,维珍的载人飞船上升到离地面约120公里处,可以感受约5分钟的失重状态,同时地球表面,浩瀚的宇宙也仿佛伸手可及,此后,载人飞船将滑翔返回地面。
据维珍集团“维珍银河”太空之旅计划负责人威尔·怀特霍恩透露,为了让每一位乘客感受到太空失重的乐趣,设计人员专门设计了间隔人员的飞船座位,这样一来,当人因失重而飘起来时,就不会妨碍或者伤及他人。
英国维珍集团总裁理查德·布兰森表示,“维珍银河”计划就是帮助每一个想要成为宇航员,并想到太空遨游的人实现梦想。
太空游其实很安全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维珍集团就已经开始太空旅游的筹划工作。以商业化的亚轨道太空旅游为目标的“维珍银河”成立于2004年9月27日。但几经周折,直到保罗·艾伦投资、伯特·鲁坦设计的“太空船一号”载人太空飞行成功,他们才看到真正的希望。
布兰森以2150万美元从艾伦的莫哈维航空航天冒险公司取得了今后15年内使用有关技术的专利许可。2005年7月27日,布兰森与伯特·鲁坦组建了“太 空船公司”,研制亚轨道太空船。据悉,“维珍银河”太空之旅的乘客可能乘坐的“太空船”,是维珍集团与其合资公司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基地建造的“太空船一 号”和它的“母舰”——“白衣骑士一号”。这两艘“太空船”已在2004年成功进行3次“升天实验”。此外,该公司正在开发研制“太空船二号”和“白衣骑 士二号”。
根据“维珍银河”透露,每艘“太空船”将可以容纳2名驾驶员和6名乘客,出发地是位于美国加州沙漠的一个机场。“太空船一号”的“处女航”时间预计将在2009年,最初设想为每周有一个“航班”。
布兰森此次打造“维珍银河”,其20万美元的价格让众多太空游仰慕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可行性。就连布兰森自己也说,“我希望随着‘维珍银河’计划的实施和维珍太空舰队的建立,世界各国的孩子都会惊奇,为什么我们曾经以为遨游太空只是书本上的一个梦想呢。”
维珍集团的合作者、载人飞船设计师伯特·鲁坦说:“安全将一直成为我们的准则。”伯特·鲁坦正在反复地论证安全性,另外他们还要接受政府或国会的监管。在 接待第一批乘客之前,飞船已经做过200多次试验。同时,布兰森宣布:他和他的家人将是“维珍银河”太空之旅的首批游客。
那么游客在“太空船”上究竟能够看到什么呢?据“维珍银河”透露,“母舰”携带“太空船”爬升到离地约5万英尺的高度(约合15.25公里)将“太空船” 抛下,由后者自带的火箭助推器点火,在90秒内以3倍音速,即每小时2500英里的高速直“蹿”到离地36万英尺(约合109.8公里)的高度。游客在那 里可以离开座位,感受约5分钟的失重状态,并能看到地球表面。在飞行中,游客不必穿戴任何宇航服,因为“太空船”的外壳是密封的。
据胡润介绍,这种太空游对旅客的身体要求不太高,95%能乘坐飞机的人都有可能上太空,不过“维珍银河”仍将对报名者在美国加州进行3天的培训。临上机前,游客还必须接受一次彻底的身体检查,不合格者最终还是会被“请退”。
廉价太空游只是“亚轨道飞行”
根据已经公布的资料,相对“廉价”的“维珍银河”项目是在离地109.8公里左右的高度飞行。上海航天局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100多公里 高空飞行只能说是亚轨道飞行,而不是像人造卫星、国际空间站那样的轨道飞行。所谓亚轨道飞行,是指载人飞船等在飞行高度上抵达外层空间边缘,但速度尚不足 以完成绕地球轨道运行的一种状态。在亚轨道也能算太空的范畴。”
不过这位专家表示,“太空船一号”并不能算真正的太空飞船,只是一种航空航天结合的一种飞行器,它的造价肯定也比真正的太空飞船便宜很多,大的航空公司甚至有条件的私人公司都能设计制造,这也是“维珍银河”太空游票价便宜的根本原因之一。
国际空间站旅游是轨道太空飞行,它可以直接体验身处浩瀚宇宙的奇异感觉。而亚轨道太空飞行是飞行至绝对大气层以外的太空,从太空观赏美丽的地球、体验失重状态,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也可以实现太空旅游之梦。
尽管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说,国际空间站的商业运作行为偏离了人类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本意,但毋庸置疑的是,国际空间站为普通人打开了一扇了解太空的窗户,也打开了“草根”的太空探索之门。
科学家研制迷你"磁盾"保护远征火星宇航员
Posted by
CMnex Tech.
, 2009年5月13日星期三 at 6:24 下午, in
Labels:
浩瀚宇宙
据国外媒体报道,健康障碍一直是笼罩在向火星派遣宇航员这一梦想上空的阴雲。英国和葡萄牙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一种保护宇航员免受危险太空辐射伤害的方式, 帮助宇航员登陆火星的梦想成为现实。其中一名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突破是因为借鉴了诞生于科幻小说和影片黄金时代的超前想法,包括热门电视剧集《星际迷航》中的质子盾。
太空天气是美国和欧洲拟定的在未来30年实施“红色星球任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即使是路途最近的往返之旅——火星与地球间的距离在5500万公裏(3400万英裏)至4000多万公裏(2500万英裏)之间——也需要至少18个月时间。在这段期间,宇航员将暴露在亚原子粒子环境之下。这些在太空中高速飞行的粒子能够像热刀切黄油块一样轻易“切断”DNA,进而提高宇航员患癌症和其它疾病的风险。
大约50年前,科学家就已知道这种危险存在,但由于成本和技术问题,这种危险似乎仍无法避免。为此,一些专家提出用铅或巨型水箱盾保护宇航员,但将这些“盾牌”从地球送入轨道的费用却令人望而却步。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另外一种想法,用地球磁场的復制品包裹飞船。我们的两极磁场能够让来袭的宇宙射线发生偏斜,进而保护地球生命以及身在地球低轨道的宇航员。根据计算,飞船将不得不产生一个跨度数百公裏的磁场。但相关设备的体积无疑是巨大的,同时也会大大消耗飞船的能量供应,更为严重的是,其所产生的强大磁场本身也会对宇航员构成伤害。
英国和葡萄牙科学家重新将目光聚焦磁场,他们表示产生巨型磁场实际上没有必要,只需一个跨度几百米的“泡泡”便可起到保护作用。靠近牛津的卢瑟福德·阿普尔顿实验室的鲍勃·宾哈姆(Bob Bingham)在接受法国媒体採访时说:“这种想法与《星际迷航》中出现的场景非常类似,剧中的斯科特启动防护盾,保护‘进取’号飞船免受质子束侵害。”他们的研究发现刊登在英国物理学会4日出版的一份专业杂志上。研究中,他们利用了同样被核聚变专家採用的数值模拟技术。核聚变过程中,一个热等离子体被强大磁场固定在适当位置。
这种数字运算技术为科学家描绘了一幅有关单个粒子与两极磁场遭遇时如何运转的更为準确的图画。最终,研究人员得以设计一种更为巧妙的微型磁场保护模型,而不是过去设想的笨重的磁场发生器。在裏斯本高级技术学院的等离子体实验室,研究小组在模拟原子粒子太阳风暴过程中测试了这种装置的缩小版——由于正在申请专利,具体细节仍处在保密当中。
据宾哈姆透露,用于火星之旅的放大版重量在几百公斤左右(500磅至700磅之间),只消耗大约一千瓦能量,相当于现有通讯卫星能耗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设备产生的磁场能量虽然与地球磁场相当,但可能对宇航员造成的危害却被降到最小化。届时,我们能够通过无人飞船将它送入太空,无人飞船可以在有人飞船的任意一侧飞行。宾哈姆说,现正向欧洲航天局和美国宇航局推荐这个“迷你磁层”。它几乎可以驱散太阳风暴(太阳喷射的质子)中的所有离子。
对于在星际间穿行的危险程度相对较低的高能宇宙射线,“迷你磁层”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但飞船可以通过“包裹”防护材料,为自己穿上一件防弹背心来抵御这种威胁。宾哈姆说:“如果朝火星金发,‘迷你磁层’将成为我们的必选对象,原因很简单:火星之旅歷时大约18个月,我们需要保护宇航员免受太阳风暴伤害。”
2001年,宇航局进行的一项发现,至少有39名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之後患上白内障,其中有36人参加了在地球轨道之外执行的任务。根据宇航局暂时估计,火星往返之旅将让40岁不吸烟的男性宇航员回到地球後患致命癌症的几率达到40%,是在地球上的两倍。
太空天气是美国和欧洲拟定的在未来30年实施“红色星球任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即使是路途最近的往返之旅——火星与地球间的距离在5500万公裏(3400万英裏)至4000多万公裏(2500万英裏)之间——也需要至少18个月时间。在这段期间,宇航员将暴露在亚原子粒子环境之下。这些在太空中高速飞行的粒子能够像热刀切黄油块一样轻易“切断”DNA,进而提高宇航员患癌症和其它疾病的风险。
大约50年前,科学家就已知道这种危险存在,但由于成本和技术问题,这种危险似乎仍无法避免。为此,一些专家提出用铅或巨型水箱盾保护宇航员,但将这些“盾牌”从地球送入轨道的费用却令人望而却步。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另外一种想法,用地球磁场的復制品包裹飞船。我们的两极磁场能够让来袭的宇宙射线发生偏斜,进而保护地球生命以及身在地球低轨道的宇航员。根据计算,飞船将不得不产生一个跨度数百公裏的磁场。但相关设备的体积无疑是巨大的,同时也会大大消耗飞船的能量供应,更为严重的是,其所产生的强大磁场本身也会对宇航员构成伤害。
英国和葡萄牙科学家重新将目光聚焦磁场,他们表示产生巨型磁场实际上没有必要,只需一个跨度几百米的“泡泡”便可起到保护作用。靠近牛津的卢瑟福德·阿普尔顿实验室的鲍勃·宾哈姆(Bob Bingham)在接受法国媒体採访时说:“这种想法与《星际迷航》中出现的场景非常类似,剧中的斯科特启动防护盾,保护‘进取’号飞船免受质子束侵害。”他们的研究发现刊登在英国物理学会4日出版的一份专业杂志上。研究中,他们利用了同样被核聚变专家採用的数值模拟技术。核聚变过程中,一个热等离子体被强大磁场固定在适当位置。
这种数字运算技术为科学家描绘了一幅有关单个粒子与两极磁场遭遇时如何运转的更为準确的图画。最终,研究人员得以设计一种更为巧妙的微型磁场保护模型,而不是过去设想的笨重的磁场发生器。在裏斯本高级技术学院的等离子体实验室,研究小组在模拟原子粒子太阳风暴过程中测试了这种装置的缩小版——由于正在申请专利,具体细节仍处在保密当中。
据宾哈姆透露,用于火星之旅的放大版重量在几百公斤左右(500磅至700磅之间),只消耗大约一千瓦能量,相当于现有通讯卫星能耗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设备产生的磁场能量虽然与地球磁场相当,但可能对宇航员造成的危害却被降到最小化。届时,我们能够通过无人飞船将它送入太空,无人飞船可以在有人飞船的任意一侧飞行。宾哈姆说,现正向欧洲航天局和美国宇航局推荐这个“迷你磁层”。它几乎可以驱散太阳风暴(太阳喷射的质子)中的所有离子。
对于在星际间穿行的危险程度相对较低的高能宇宙射线,“迷你磁层”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但飞船可以通过“包裹”防护材料,为自己穿上一件防弹背心来抵御这种威胁。宾哈姆说:“如果朝火星金发,‘迷你磁层’将成为我们的必选对象,原因很简单:火星之旅歷时大约18个月,我们需要保护宇航员免受太阳风暴伤害。”
2001年,宇航局进行的一项发现,至少有39名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之後患上白内障,其中有36人参加了在地球轨道之外执行的任务。根据宇航局暂时估计,火星往返之旅将让40岁不吸烟的男性宇航员回到地球後患致命癌症的几率达到40%,是在地球上的两倍。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