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自然科学与古文明科技
this site the web

研究发现每过1000年人类的脸就会缩小2% (图)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每过1000年,人类的脸就会缩小2%左右,这一成果被公布在了《星期日泰晤士报》上,科学家们在文章中称,从1万年前开始,人类的脸就在不断变小,我们祖先的头和脸,几乎比我们大30%!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人类学家拉森(音)教授近他近年来游走于世界各地的史前遗址,收集了数以千计的牙齿、颚骨、头骨。经过仔细的比较发现人类的脸存在渐渐 变小的趋势。他表示,“这种趋势大约开始于约1万年前,原始人与现代人相比,不仅身体强健,脸型也更粗犷。原始人中,男人的头就像施瓦辛格的一样,女人更 像查尔斯的夫人卡米拉(音);而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布什则是现代人的代表,他们的脸型都很小。”

伦敦大学的人类学家希尔森(音)博士也持同样观点,他测量了1.5万多个史前人类的牙齿、颚骨和头骨,发现脸部确实在不断缩小。

包括拉森在内的很多专家都认为,饮食改变是人类脸型变小的根本原因。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人类渐渐转变成吃柔软的、耕作出来的食物,这就意味着颚骨、牙齿和 肌肉都不用像过去那么强壮。还有一种说法也很流行,说人类脸型变小是恋爱的需要,因为现代人的审美观与古代人大相径庭,更希望自己的情侣有张精致的小脸。

除了脸型不断变小,拉森还肯定地说,人类的牙齿也在不断减少。最典型的例子是,1万年前,每个人都长智齿,但是现在只有一半人长。这个很好理解, 脸部变小,能“包容”的牙齿自然就少了。“况且,我们不需要像原始人那样生吃肉食,所以,不需要那么多牙齿来工作”。拉森的发现还解释了一个老问题:为什 么很多现代人长出“龅牙”?可以想见,随着人类脸型的变小,对一些牙齿产生“挤压”,于是,就出现了“龅牙”,还有牙齿重生等问题。

根据现代遗传科学,脸部的各种特征都有不同的控制基因。例如,单眼皮和双眼皮就各有其不同的基因型。而且在一个很大的人类群体中,单、双眼皮的基因型所占比例是一定的,如果让这一群人自由通婚生育,基因频率将从一代到另一代保持不变。

根据自然选择学说,脸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黄种人倾斜的凤眼可能与亚洲中部地区多风沙有关,因为这种结构可以保护眼睛。就像白种人的头发呈亚麻色, 还有点透明,这样容易使头皮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从而适应高纬度地区的严寒;黑人的头发则更黑更卷,则有利于阻隔太阳光带来的热量,保护大脑。

显然,以上两种学说还不能完全揭开人类脸型之谜。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必须进一步探索。

美科学家推出火星国旗千年后移民火星 (图)


火星化工厂




“火星共和国”的国旗




带穹顶的火星城市












千年间火星的转变过程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不少科学家,甚至美国宇航局(NASA)都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在这些“火星发烧友”中,最热心的要算美国着 名的“火星协会”了。该协会目前已经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改造火星计划,而且计划如“愚公移山”一般地逐步实施这个惊世骇俗的移民计划,也许1000年后,当 温室效应最终摧毁我们的家园的时候,这一移民计划会成为人类的“诺亚方舟”。


对于火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火星上生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




对于这一目标,很多科学家认为需要2万至10万年的时间,因而是遥不可及的。但火星协会的创始人、科学家罗伯特·祖柏林认为,这个过程只要大约1000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本报综合报道 火星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由于运行轨道的变化,它与地球的距离在5570万公里~12000万公里之间。夜间天空中的火星荧荧如火,亮度常变, 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它被想象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马尔斯”(Mars),这也是火星英文名字的由来。


这颗让古代人类充满幻想的星球,如今又成为人类的希望所在,因为火星是目前科学家勘探到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的星球。如果要寻找另外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肯定是第一候选。


美俄都探火星


虽然人类至今还没有亲自到过火星,只派出过探测器登上了这颗红色星球,但是,人类的幻想却是无止境的。现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登陆计划已经开始 逐步实施,根据白宫的计划,美国人将在2030年登陆火星;而俄罗斯更是提出,要在2015年将宇航员送上火星。这些大胆的航天计划,将是人类移民火星的 第一步。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不少科学家,甚至美国宇航局都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在这些“火星发烧友”中,最热心的要算美国着名的“火星协 会”了。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火星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科研组织,有5000名付费会员,他们来自世界29个国家,既有来自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美国 宇航局的顶尖科学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火星探险“发烧友”,他们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取实现人类移居火星。


千年计划惊世骇俗


要想移居火星,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外星)环境地球化,这个词的意思是“改变外星的环境,如大气层里的气体,使之接近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于火星来说, 最重要的是要让火星上生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对于这一目标,很多科学家认为需要2万至10万年的时间,因而是遥不可及的。但火星协会的创始人、科学家罗 伯特·祖柏林认为,这个过程只要大约1000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祖柏林把自己的工作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提并论,如今他已经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改造火星计划,而他领导的火星协会则将如“愚公移山”般逐步实施这个惊世骇俗的移民计划,也许1000年后,当温室效应最终摧毁我们的家园的时候,祖柏林的移民计划会成为人类的“诺亚方舟”。


祖柏林宏大的改造计划共分5步,这些性急的“火星人”甚至设计好了未来火星共和国的国旗,这面好似法国国旗的旗帜,颜色不是法兰西的蓝白红,而是红绿蓝。

第一步:达到“环境地球化”的临界点


完成自给自足的定居点从而移民火星具体计划的第一步,则是先让火星达到“环境地球化”的临界点——使这个寒冷的星球变暖。现在火星赤道附近的温度有时可以 达到0℃以上,要使火星的冰冻物质完全融化,至少需要使火星的外层大气达到40℃左右。与地球正在努力遏制温室效应不同,祖柏林表示人类将要在火星上制造 一场“巨大的温室效应”。在祖柏林的计划中,完成这一步的时间为2150年左右。




祖柏林提出了三个让火星变暖的方案,其中第三种方案得到许多科学家的赞同。


第一方案:太空镜


祖柏林给火星加热的第一个方案是一面大镜子,这面镜子的直径将超过120公里,在火星表面21公里以上的轨道运行。这面镜子将把太阳光反射到火星指定区域,以释放出冷冻地表下面的大气和水。


不过,这面太空镜子太大了,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还造不出这样的太空镜。


第二方案:小行星撞击


太空中很多小行星都是由冷冻的氨气构成的,而氨气则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祖柏林的计划是,让一颗直径2.5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去撞击火星,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 将使火星上的1万亿吨冰融化成水,而小行星撞击后释放的氨气也可以让火星大幅升温。他估计,40次这样的撞击就可以使火星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水平。不过, 实现这一方案的科学难度也很大。


第三方案:制造温室气体


祖柏林的第三种方案是在火星上人工制造温室气体,这是被认为最为可行的方案。和许多科学家一样,祖柏林认为四氟化碳是最有效的温室气体,他计划在火星上建 几处化工厂,不停地制造四氟化碳。根据计算,如果每小时排放1000吨这种气体,30年内火星的平均温度将升高27.8℃。这项过程预计耗能5000兆 瓦,5个核电站就可以满足这些能量需求。


第二步:释放火星土壤中的大气


现在的火星上只有稀薄的大气,但在30亿年前,火星的表面包围着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由于火星变冷,大部分二氧化碳都被土壤吸收冰冷冻起来。当人类完成 改造火星第一步后,温暖的气候将使这些二氧化碳释放出来。祖柏林表示,“土壤中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可以在20年内让火星温度再升高5.6℃,这时候一些冰 开始融化成水,水也开始蒸发,并形成雨雪等天气现象。”根据他的计算,到2200年,火星表面将拥有0.1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


第三步:种植植物


随着土壤中二氧化碳的不断释放,到2250年,火星上的大气含量将达到0.21个大气压,相当于地球的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碳。此时的火星居民不 用穿太空服就可以走出户外,当然他们还需要氧气袋;普通飞机可以在火星上起降;人们还将建设一个带有穹顶的封闭型城市。


一旦火星赤道附近的温度长年保持在0℃以上,火星上就可以有稳定的液态水供应,到2250年,火星已经可以生长植物,不过祖柏林表示,“最先考虑培育的,应该是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菌类和苔藓。”


第四步:收获氧气


植物的生长,意味着氧气的产生,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逐渐变成氧气。


为了加快制造氧气的速度,火星居民将大规模种植各种植物,并小心处理各种垃圾,因为垃圾腐败会制造大量二氧化碳。此外,基因工程将帮上大忙,祖柏林预计,届时科学家将培育出能释放更多氧气的“超级植物”。


第五步:再等1000年


前面的规划看起来似乎很顺利,50年就可以制造大气,再过50年可以在火星上散步,但接下来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要使火星植物释放出足够人类自由呼吸的氧气,大概需要1000年。在这1000年里,火星居民要不停地种植、收获,努力“生产”更多的氧气。


火星档案


火星比地球小一些,半径为地球的53%,体积为地球的15%,质量为地球的11%,表面重力为地球的38%。火星有稀薄的大气,95%是二氧化碳,还有 3%的氮,大气密度约为地球大气的1%。火星每24.63小时自转一圈,并在一条椭圆轨道上以25.2度的倾斜角绕太阳公转,周期为687天,因而与地球 一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冬季最低温度为零下125℃,夏季最高22℃,平均气温-63℃。这样的自然状态虽然仍不适合人居住,但与月球相比,可说有天壤 之别。虽然目前在火星上还看不到液态水,但迄今探测发现的大量水流痕迹,至少说明火星上曾经有过滔滔大水,而且科学家们也发现火星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


此外,火星上的绿黏土和火山灰,有利于植物生长;火星大气中有足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能,使农作物获得比地球上更大的丰收。火星上到 处都是氧化铁等氧化物质,可还原出氧气来。火星上有丰富的能源。如风能比地球上要丰富得多;火星上有地热能;还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氢制造甲烷燃料;也可用重 氢进行核发电等等。火星上有火山活动和水流冲击形成的各种金属富矿,这比散布在土石中的月球金属元素优越得多。

考古学家发现2.8万年前人造男性生殖器 (图)



据俄罗斯《真理报》7月28日报道,考古学家们在德国施瓦本山脊地区,发现了28000年前的石制男性生殖器。经科学家们 测量,它有20厘米长,属于旧石器时代遗物。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一种武器,也可能是一种男性的象征。近年来,德国杜宾根大学的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很多这样的 石制长条状物体,而这一次他们终于发现了人造的痕迹。

谨慎的教授们分析了这个物体,但是他们却困惑不解。假设原始人类使用这些奇怪的长方体工具,那么他们用它们来做什么呢?尼古拉斯 康纳德领导的杜宾根大学专家小组注意到,这些石制生殖器的模型边缘及其顶部都刻有各种线条,考古学家迈克尔 布鲁斯认为这个物体也可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通过对与生殖器一起发现的一些骨骼残迹的放射性碳研究,测定出这些工具的精确年代——制成于28000年 前。  

这个发现确实是意义重大,考古学家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关于旧石器时代人造男性石制生殖器的事情,这个时代是以大肚子的维纳斯和其它女性雕像闻名于世 的。科学家们在2004年的时候,也发现过19.2厘米长,由14节碎片构成的男性石制生殖器,考古学家们推测该发现是冰河世纪的。那些碎片被发现在保存 有大量石制工具和火的残迹的土壤中,而且十分完整,上面刻有各种线条的雕刻物体以及考古史上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形状,都证明它是人造的。这个独特的发现使科 学家们对古代符号和性特征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看法。旧石器时代的雕像本就十分稀少,这个发现为对其进行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补充。

专家们说,这些工具很有可能是使用凿子打造出来的。考古学家还在谢尔克林根附近的一些地区,发现一些其它的象牙、狮子人和一些水鸟雕像。这些雕像都比石制生殖器早1000多年,因而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曾经发现的最古老的雕刻艺术品。

勇气号照片显示火星上存在神秘人型雕像 (图)




「勇气号」拍到「火星人」

2008-01-24


人类梦想在火星殖民,可能要先问准「 火星人」。美国火星探测车「 勇气号」( Spirit ),去年底拍摄到一张火星照片,照中竟然出现一个人形「 火星人」,还在施施然散步。但有专家大泼冷水,指这只是一些石头而矣。



专家指是石头

勇气号于四年前降落火星,任务之一是寻找火星生命,但结果令人失望,它传送回的火星照片全是一片荒漠, 除了黄土红沙,连一根小草也没有。但科学家仔细检查照片后有惊人发现:「 勇气号」去年底在火星高原上拍摄的一张照片,左下角竟然出现一个人形物体。

人形物体在一片乱石之上, 呈绿灰色,有头有手有脚, 聚眼看来,就像一个火星人正缓缓走下山,科学家审视后大惑不解。虽然有专家推测,这只是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但网友依然热烈讨论。有人说那是火星女, 因为她婀娜多姿。有 人 笑 说 是 恐 怖 大 亨 拉 登 。有人认为照片造假,因为照片最先在中国网站发放。美国宇航局的一些科学家一直深信“火星人”的存在。他们研究这些照片好几年之后,终于发现图片中“火星人”的轮廓。他们将照片近距离放大观测,发现在火星的早期岩石旁边,有一个形似女人的“火星人”,正走下“山”。

但有人提出怀疑,认为这不过是一块奇怪的岩石,也有人认为,拍到这个“女人”只是因为火星地形引起的光学假像。


英国《太阳报》

新人种存在受质疑 遗骨属现代人 (图)


来自海外媒体报道。为了举例说明“霍比特人”头骨具有残缺性,堪萨斯州大学教授大卫 弗瑞伊尔(David Frayer )将头骨分成左右两部分,制作出每一半头骨相对应的180度翻转图片,最后拼合成完整的对称头骨,这样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两个半面头骨组成的新完整头骨是多么不同。照片左边头骨是真实的“霍比特人”头骨,照片中间的头骨是真实头骨的右半边及其翻转图片组成的对称头骨,照片右边骨头是真实头骨的左半边及其翻转图片组成的对称头骨。



霍比特人头骨的发现曾经是人类进化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近来遭到科学家正式的批驳。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研究证据表明2003年在印度尼西亚弗劳瑞斯岛(Flores)发现的所谓的“霍比特人”遗骨,其实是属于俾格米人的,并不是之前推测的人类未知人种的头骨。这是因为俾格米人拥有头部骨骼变形的先天条件,头小畸型病。

由澳大利亚大学考古学家迈克 莫尔伍德(Mike Morwood)领导的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联合调查组发掘出了引起争议的遗骨,科学家在发掘现场发现了七个人的遗骨,但是只有一个人的头骨有下颚骨,前臼齿形状非常怪异,经过测量,每一个遗骨的头骨只有380立方厘米,仅是现代人大脑1/3大小。而这被认为是一万八千年前的头骨,还具有其它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与南方古猿和直立人类似。



上图的牙齿脱落物是从两位妇女身上发现的,她们生活在发现“霍比特人”遗址附近的村庄中,分析发现他们拥有共同的牙齿特征,都是前臼齿谡常的位置上角度?0度旋转。

科学家认为这些遗骨属于体积非常小患有头小畸形症的人类,主要观点如下:

——俾格米人生活在靠近凉布洼(在当地芒加尔语中,意思是“清凉洞”)的地方,凉布洼正是“霍比特人”被发掘的地点。

——“霍比特人”的腿骨非常粗壮,肌肉组织不够有力,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过发育紊乱。



“霍比特人”的大腿骨节也许看起来非常强壮,但是他们的腿骨表层非常脆弱,易碎,有可能是生长过程中出现发育紊乱。  

——“霍比特人”的头骨是变形的,这使它与正常人的头骨相比具有不对称性,这很有力的证明了他们患有头小畸形的疾病,大脑萎缩,身材矮小。

——曾经被认为是首次发现的全新人种的“霍比特人”,后称为“弗洛勒斯人”,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缺少下颚骨,但是许多当地俾格米人同样缺少下颌骨。

科学家仍在继续进行相关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遗骨属于“弗洛勒斯人”的说法非常可疑,是不可能的事情
 

超自然科学与古文明科技

古文明一直是现今无法想像的谜团, UFO一直是人类科技无法跨越的领域,奇珍异兽总会令人大开眼界! Ancient civilization has always been a mystery today can not imagine, UFO has been unable to hum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ross the field, rare animals will always an eye-opener!

使用政策 Usage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