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雲的四大特点】
【地震雲图示,眼见为实】
【中国大陆官方对地震雲的观测与秘密实验】
【知预不报人祸胜於天灾,汶川地震重现唐山悲剧】
【5.12汶川大地震:预告◆防範◆瞒报时间表】
【中共剥夺百姓知情权,地震自保有赖地震雲】
附录:【1976年7.28唐山大地震:预告◆防範◆瞒报时间表】
识别地震雲(Earthquake Cloud),是预测大地震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在民间几乎是屡试不爽。但是,因为地震雲产生的机制目前不清楚,所以,这种方法依然被传统的学术界拒之门外。

以前的判定震中时,都认为长蛇状地震雲的预示震中在雲中间的垂直方向,这叫做“键真定则”,这是以用地震雲成功预报地震的“键田忠三郎”和“真锅”的姓氏命名的。笔者最早的判断震中的示意图,也是按这个“键真定则”画的。但近来的研究文献否定了这个说法。结合卫星雲图,笔者发现,长蛇状地震雲的震中还是在该雲的“源头”,从不同观察点追溯地震雲的源头,连线的交点近似在震中的上空。所以新绘了这幅图,与大家探讨。
从理论上讲,如果从多个方位观测到同一个地震雲,只要知道各自的位置(可以从网上查到经纬度),根据观测的角度,大家来汇总结果,就能大体推测震中的位置。
地震雲一般出现在大地震的几天之内,如此说来,上述预测大地震的方法意义重大!
【地震雲的渊源】
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记载:“昼中或日落之後,天际晴朗,而有细雲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1935年中国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誌》中记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雲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但正式提出“地震雲”的,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歷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在地震时看到了长蛇状奇雲,以後只要这种雲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雲称为“地震雲”。
1978年3月6日,键田在记者招待会上,突然发现了上图的长蛇状奇雲,如图:

长蛇状地震雲较为多见,它比飞机的尾迹要厚实得多,一般震中处於雲向的垂直线上。
键田当即停下演讲,向大家预报了地震。果然,次日上午发生了震中在太平洋7.8级地震,从北海道到四国都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日本利用地震雲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中国研究地震雲始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目前预报成功的例证有十余个。
【地震雲的四大特点:突、奇、久、定】
地震雲是指地震前几日内,震区上空出现的与一般雲有显着区别的奇雲,长可达数百公里,并具有“突、奇、久、定”四大特点。
(1)突:地震雲往往是突然出现的,不是由别的雲变形而成的,简直就是“无中生有”。
(2)奇:地震雲很奇特,它排列整齐,犹如“严阵以待”,图形规律性强,主要有长蛇状、辐射状(扇形)、肋骨状、鱼鳞状。、越显着、颜色越恐怖、量越大,震级越大。
长蛇状地震雲较为多见,它比飞机的尾迹要厚实得多。
辐射状的地震雲,则有数条的带状雲同时相交在一点,犹如一把没有扇面的扇骨压在空中,雲的交点(辐射状的根源)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
鱼鳞状地震雲形似排列的大片鱼鳞。
肋骨状地震雲,形似人的排列的肋骨。
(3)久:持续时间久,就是《重修隆德县誌》中说的:“天久而不散”。一般的雲无定形,易飘游散变,而地震雲阵形要持久得多,甚至在风中持续几个小时到整天。就是後期渐渐飘散了,也能看出阵形。
地震雲持续的时间越久,离地震的时间越近。
(4)定:震中一般位於地震雲的根源,犹如为震中定位。
【地震雲图示,眼见为实】
不管当今学术界如何强调科学依赖仪器,老百姓还是眼见为实,能简单地预知地震、灾前自保,就是最实际的科学。下面咱还是看看:几次大地震前,地震雲的真容吧。

这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前三天,在山东临沂拍摄到的的鱼鳞状地震雲,该雲阵根部指向震中,绵延1400多公里,异常恐怖,犹如灭顶魔阵。

这是5月9日卫星雲图上的地震雲,与上述地面的鱼鳞状地震雲是同一条。
2008年5月9日,临沂网友看到上述地面的地震雲後,立刻在百度贴吧发佈了地震预报。说:“19:15我在临沂看到了大片地震雲,不知今明两天哪里要发生6级以上的强震。”汶川地震後,该帖子点击量达到170多万,赞扬的跟帖超过5万!後来被当局删除,下图的网页快照为证。


这是2008年5.12汶川发生8.0级地震前54分钟,网友在四川汶川东北约470公里的宝鸡拍摄到的扇状地震雲,扇柄直指震中。

这是2008年5.12汶川发生8.0级地震前2小时,网友在四川汶川北约400公里的甘肃天水市拍摄到的扇状地震雲,扇柄直指震中。当地震雲呈现色彩时,越鲜艳,预示震级越高。

臺湾南部海域7.2级地震(2006年12月26日)前三天长蛇状地震雲,持续一天多,摄于江苏狮子林。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