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线在“人马座A”黑洞周围传播示意图

“钱德拉”望远镜拍摄到的分布在黑洞周围的气态物质

射线在“人马座A”黑洞周围传播示意图
据国外媒体报道,位于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日前再次展示了它的巨大威力--吞噬掉了一颗质量相当于水星的天体。
科学家们指出,这一黑洞的名称为“人马座A*”。较之其他已知的黑洞,“人马座A*”显得非常不安分,总是时不时的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而其最近一次的喷发尤为猛烈:无论持续时间还是强度都达到了一般情况下的上千倍之多。
据悉,在吞噬其他天体的过程中,黑洞会释放出猛烈的X射线:其吞噬的物质越多,释放出的射线便越猛烈。
不过,天文学家们现在仍无法确定“人马座A*”此次吞噬的是何种天体。加利福尼亚大学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尔·穆诺猜测,在该黑洞附近曾有一颗不太大的气态尘埃云团经过并最终被黑洞所吞噬。
还有科学家认为,在“人马座A*”周围先前就存在着一个气态圆盘,但其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某种原因的干扰,导致部分物质被喷发出来。
最让天文学家们感兴趣的是,“人马座A*”喷发出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射线,而是由光线组成的回波。
据测算,“人马座A*”黑洞产生的首批射线于大约50年前抵达地球。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没有X射线天文观测设备,因此科学家们并未记录到“人马座A*”发生的喷发。
由于黑洞产生的辐射向周围的各个方向传播,因此其中的部分射线在撞击到黑洞周围的气态云团后又被反射到了其他方向。而科学家新近观测到的正是这些经过反射 的射线--它们比首批射线到达地球的时间差不多晚了50年。据悉,“人马座A*”黑洞与地球的直线距离接近2.6万光年。
正是由于上述50年的间隔,使得科学家们得以有时间研制出“钱德拉”这样的观测望远镜,并捕捉到黑洞产生的辐射。
迈克尔·穆诺同时还补充说,“人马座A*”产生的辐射的强度要远远低于其他类似的超级黑洞。至于是何原因导致的这一异常现象,目前还不得而知。
同样参与此次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弗雷德里克·巴干诺夫认为,由于那些处于银河系中央区域附近的恒星和气体距离“人马座A*”相对较远,因此它们很少面临被黑洞吞噬的危险。这样以来,“食物”不足的“人马座A*”黑洞自然无法产生出强烈的辐射。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