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木乃伊復原而成的「鸭嘴龙」


恐龙到底长什么样,恐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因为我们所瞭解的恐龙多是科学家们根据恐龙化石推测出来的,这些恐龙的机体组织已经完全矿物化,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但英国和美国科学家们日前在美国的北达科他州发现了一具「恐龙木乃伊」,它保存了大部分外皮组织、肌肉、肌腱乃至消化系统内的食物。科学家们为此惊唿,这项发现可称之为「古生物学上的圣杯」。
内脏肌肉清晰可见
研究人员称,以前的科学家们和电影製作人们可能弄错了恐龙的外貌和体形,它们看起来可能比科学家们想像的更加巨大和「漂亮」。尽管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曾发现过恐龙「木乃伊」,但这具新发现的恐龙乾尸依然给了科学家们巨大震撼,因为它不仅牙齿和骨骼完整,还保存着恐龙生前的完好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以及内脏器官。
据国际在线报道,新发现的这只恐龙是鸭嘴龙,它们是恐龙家族最後生存者之一。它的尾部、前肢、後腿上的皮肤没有脱落或者塌陷,在先进扫描仪器帮助下,内部肌肉甚至肌腱都清晰可见,并完好无损;在三维技术支持下,研究人员甚至可以看清恐龙的内脏。
科学家们发现,这头恐龙没有胸腔,暗示它在变成乾尸之前,已经被食肉动物吃掉部分身体。恐龙要变成乾尸,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在它的死去之前,尸体四周必需积满了酸性沉积物,矿物质也要快速堆积,在机体腐坏之前保护好有机分子。
皮肤上有条纹时速30公里/小时
尽管大多数书中都将恐龙描述成灰色或者绿色,但实际上这种生物至少可以看到条纹。与斑马条纹不同,而是与今天看到的貘相似,大腿和尾部均有。而这些鸭嘴龙的颜色更是十分奇特,可能是棕色的,身上有暗色和浅黑色条纹。它们可能生活在草木繁茂的地区,并且有着非凡的「伪装」能力,因为它们要时刻提防兇勐残暴的食肉暴龙的袭击。
由於这头木乃伊恐龙保存如此完好,研究人员甚至重建了它的肌肉组织,并计算出它奔跑的速度。软组织扫描显示,鸭嘴龙尾跟部位有着巨大有力的肌肉,这可以推动恐龙加速,每小时可达30公里,几乎与一匹飞驰的骏马差不多。曼彻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家菲利普•曼宁说:「暴龙奔跑可能是为了捕获食物,而鸭嘴龙跑是为了保全生命。」
鸭嘴龙体形巨大,头上有巨大头冠,以食草为主,大约13米长,生活在6700万年前。这种恐龙的尾椎部大约比以前想像中的恐龙大25%,如此之大的变化暗示,科学家们可能低估了许多恐龙的体形。椎骨扫描显示,大多数恐龙都有比以前推测更宽的椎骨,这暗示恐龙实际上要比传统估计的8米到10米更长一些。
「古生物学上的圣杯」
曼甯博士说:「仅仅是初步的研究就已经非常令人激动了,我敢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蛋白结构与以前恐龙身上看到的决不相同」。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资助,他们将这一发现比喻为「古生物学上的圣杯」,据说这头恐龙有4000公斤,绰号「达科他」,是近年来恐龙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曼甯博士称:「这头恐龙木乃伊使其它恐龙化石看起来毫无意义,因为我们从其身上得到的数据是如此的完整,从未发现软组织结构能够如此地保存下来」。「达科他」的遗体已经被运往美国黑丘研究所,并在那里保存。曼甯博士说,这一发现将对考古学产生巨大影响,改变我们对恐龙外貌和移动方式的理解。
尽管所有DNA已经退化,像《侏罗纪公园》中復活的尝试已不可能,但它的蛋白质和其它分子却依然保留完好。这些物质可以让科学家们得到恐龙家族新的详细资料,研究恐龙的近亲如何成为鸟类。研究人员曾从一头6800万年前的暴龙体内分离出一个蛋白质,它类似於21世纪的鸡蛋白。如果类似的蛋白也在鸭嘴龙身上发现,那么它将大大加强恐龙与鸟类的联繫。
全球仅四具恐龙乾尸
「达科他」的出土震惊了学术界,有科学家甚至将其重要性与罗塞塔之石相提并论。于1799年发现的罗塞塔之石帮助人类学家破译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而「达科他」则可能有助於古生物学家瞭解灭绝已久的恐龙的生理结构。
「达科他」并不是发掘的第一具恐龙「木乃伊」,原先曾发现过类似的3具恐龙乾尸。其中两具是在20世纪初由着名化石搜寻者查利兹•斯特恩贝格发现的,但是在保存和完整的程度上明显不如「达科他」。另外一具是美国北达科他州的古生物学家丹•史蒂夫於2000年夏天的一次考古探险中在蒙大拿发现的。
现在科学家动用了更多更先进的研究设备,因此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我们很快就能亲眼目睹曾在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的恐龙真实可靠的复製品。
类对恐龙外表的认知,以往多半是从化石来推断。而美国达科塔州8年前发现全世界第一隻皮肤与肌肉保持完整的恐龙木乃伊,最近正式公开。根据科学家推测,这隻重达3.6吨,生活在6700万年前的【鸭嘴龙】,跑步的速度居然比最强壮的食肉恐龙暴龙还快。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可怕的暴龙让人闻之色变,但过去科学家对恐龙的了解,是从仅存的化石去推测恐龙外观。去年夏天英美古生物学家挖掘出一隻鸭嘴龙木乃伊,透过电脑模拟还原其样貌後,从鸭嘴龙强壮的後腿肌肉推算,这种恐龙的行进速度可达每小时45公里,比令人闻之变色的暴龙跑的还要快。
这隻鸭嘴龙木乃伊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距今6700万年前,分佈於北美,亚洲和欧洲,体型最大有12公尺长,体重超过3.6公吨。
鸭嘴龙是北美洲最早被发现遗骸的恐龙,1855年有一颗牙齿在北美洲出土,而牠的特徵是草食性,有扁平的嘴,皮肤粗糙,加上头顶有肉冠。因为牠的葬身之地含有酸性水源,让牠尸体裡的矿物质和有机分子被封锁,就变成了木乃伊,外皮还有骨骼间的韧带几乎都保存的很完整。
因为这是史上第一隻出土的恐龙木乃伊,为了深入研究,科学家甚至还动用了太空梭专用扫瞄器进行详细的检验工作。
这隻鸭嘴龙8年前在美国北达科塔州被一名高中生发现,因此取名为「达科塔」,在鸭嘴龙科中属於比较常见的埃德蒙顿龙,如今出现在世人眼前,也可以增加对这种古代生物的认识。
借助於扫描仪,内部结构清晰可见
内脏肌肉清晰可见
研究人员称,以前的科学家们和电影製作人们可能弄错了恐龙的外貌和体形,它们看起来可能比科学家们想像的更加巨大和「漂亮」。尽管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曾发现过恐龙「木乃伊」,但这具新发现的恐龙乾尸依然给了科学家们巨大震撼,因为它不仅牙齿和骨骼完整,还保存着恐龙生前的完好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以及内脏器官。
据国际在线报道,新发现的这只恐龙是鸭嘴龙,它们是恐龙家族最後生存者之一。它的尾部、前肢、後腿上的皮肤没有脱落或者塌陷,在先进扫描仪器帮助下,内部肌肉甚至肌腱都清晰可见,并完好无损;在三维技术支持下,研究人员甚至可以看清恐龙的内脏。
科学家们发现,这头恐龙没有胸腔,暗示它在变成乾尸之前,已经被食肉动物吃掉部分身体。恐龙要变成乾尸,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在它的死去之前,尸体四周必需积满了酸性沉积物,矿物质也要快速堆积,在机体腐坏之前保护好有机分子。
皮肤上有条纹时速30公里/小时
尽管大多数书中都将恐龙描述成灰色或者绿色,但实际上这种生物至少可以看到条纹。与斑马条纹不同,而是与今天看到的貘相似,大腿和尾部均有。而这些鸭嘴龙的颜色更是十分奇特,可能是棕色的,身上有暗色和浅黑色条纹。它们可能生活在草木繁茂的地区,并且有着非凡的「伪装」能力,因为它们要时刻提防兇勐残暴的食肉暴龙的袭击。
由於这头木乃伊恐龙保存如此完好,研究人员甚至重建了它的肌肉组织,并计算出它奔跑的速度。软组织扫描显示,鸭嘴龙尾跟部位有着巨大有力的肌肉,这可以推动恐龙加速,每小时可达30公里,几乎与一匹飞驰的骏马差不多。曼彻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家菲利普•曼宁说:「暴龙奔跑可能是为了捕获食物,而鸭嘴龙跑是为了保全生命。」
鸭嘴龙体形巨大,头上有巨大头冠,以食草为主,大约13米长,生活在6700万年前。这种恐龙的尾椎部大约比以前想像中的恐龙大25%,如此之大的变化暗示,科学家们可能低估了许多恐龙的体形。椎骨扫描显示,大多数恐龙都有比以前推测更宽的椎骨,这暗示恐龙实际上要比传统估计的8米到10米更长一些。
「古生物学上的圣杯」
曼甯博士说:「仅仅是初步的研究就已经非常令人激动了,我敢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蛋白结构与以前恐龙身上看到的决不相同」。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资助,他们将这一发现比喻为「古生物学上的圣杯」,据说这头恐龙有4000公斤,绰号「达科他」,是近年来恐龙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曼甯博士称:「这头恐龙木乃伊使其它恐龙化石看起来毫无意义,因为我们从其身上得到的数据是如此的完整,从未发现软组织结构能够如此地保存下来」。「达科他」的遗体已经被运往美国黑丘研究所,并在那里保存。曼甯博士说,这一发现将对考古学产生巨大影响,改变我们对恐龙外貌和移动方式的理解。
尽管所有DNA已经退化,像《侏罗纪公园》中復活的尝试已不可能,但它的蛋白质和其它分子却依然保留完好。这些物质可以让科学家们得到恐龙家族新的详细资料,研究恐龙的近亲如何成为鸟类。研究人员曾从一头6800万年前的暴龙体内分离出一个蛋白质,它类似於21世纪的鸡蛋白。如果类似的蛋白也在鸭嘴龙身上发现,那么它将大大加强恐龙与鸟类的联繫。
全球仅四具恐龙乾尸
「达科他」的出土震惊了学术界,有科学家甚至将其重要性与罗塞塔之石相提并论。于1799年发现的罗塞塔之石帮助人类学家破译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而「达科他」则可能有助於古生物学家瞭解灭绝已久的恐龙的生理结构。
「达科他」并不是发掘的第一具恐龙「木乃伊」,原先曾发现过类似的3具恐龙乾尸。其中两具是在20世纪初由着名化石搜寻者查利兹•斯特恩贝格发现的,但是在保存和完整的程度上明显不如「达科他」。另外一具是美国北达科他州的古生物学家丹•史蒂夫於2000年夏天的一次考古探险中在蒙大拿发现的。
现在科学家动用了更多更先进的研究设备,因此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我们很快就能亲眼目睹曾在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的恐龙真实可靠的复製品。
类对恐龙外表的认知,以往多半是从化石来推断。而美国达科塔州8年前发现全世界第一隻皮肤与肌肉保持完整的恐龙木乃伊,最近正式公开。根据科学家推测,这隻重达3.6吨,生活在6700万年前的【鸭嘴龙】,跑步的速度居然比最强壮的食肉恐龙暴龙还快。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可怕的暴龙让人闻之色变,但过去科学家对恐龙的了解,是从仅存的化石去推测恐龙外观。去年夏天英美古生物学家挖掘出一隻鸭嘴龙木乃伊,透过电脑模拟还原其样貌後,从鸭嘴龙强壮的後腿肌肉推算,这种恐龙的行进速度可达每小时45公里,比令人闻之变色的暴龙跑的还要快。
这隻鸭嘴龙木乃伊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距今6700万年前,分佈於北美,亚洲和欧洲,体型最大有12公尺长,体重超过3.6公吨。
鸭嘴龙是北美洲最早被发现遗骸的恐龙,1855年有一颗牙齿在北美洲出土,而牠的特徵是草食性,有扁平的嘴,皮肤粗糙,加上头顶有肉冠。因为牠的葬身之地含有酸性水源,让牠尸体裡的矿物质和有机分子被封锁,就变成了木乃伊,外皮还有骨骼间的韧带几乎都保存的很完整。
因为这是史上第一隻出土的恐龙木乃伊,为了深入研究,科学家甚至还动用了太空梭专用扫瞄器进行详细的检验工作。
这隻鸭嘴龙8年前在美国北达科塔州被一名高中生发现,因此取名为「达科塔」,在鸭嘴龙科中属於比较常见的埃德蒙顿龙,如今出现在世人眼前,也可以增加对这种古代生物的认识。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