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自然科学与古文明科技
this site the web

英国美女患上怪病一天高潮250次吓跑男性朋友

据英国《世界新闻报》报道,英国剑桥市一名患有罕见性疾病的女子竟然在一天内,感到近250次性器官兴奋。但是,这个庞大的数目竟然仍然无法缓解这种疾病为该女子带来的痛苦和煎熬。而该女子的可怕性慾震惊了全英国上下,吓坏了许多男性。

28岁性感美丽女子--剑桥艺廊助手埃莉·艾伦由於患有罕见的疾病--持续性性兴奋症候群(Perma- nent Sexual Arousal Syndrome,简称PSAS),导致她在没有任何外来刺激或者性需要的情况下,持续而不由自主地感到生殖器官兴奋,甚至连续达到多次高潮。尽管身体不断出现性高潮,但是,对此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的埃莉一直沉浸在痛苦和煎熬之中。

埃莉说:「一开始,我像大部分女孩子一样,在羞涩中,与男子发生了性关係。後来,我便经常产生性慾,享受性爱的刺激感觉。在18岁至20岁之间,性兴奋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当时,每过数月,我便出现多次性兴奋感。然而,现在,我每天几乎出现近250次兴奋感。我已经无法停止,我经常在沉睡中,被这种刺激感觉惊醒。每次,在我镇定下来後不久,这种令人苦恼的感觉又一次出现,令我苦不堪言。但是,这并不是主导我生活的唯一因素。尽管有着强烈性慾,但是,我从不与人滥交。因为持续数个小时的性交经常让我感到厌烦。」

漂亮的、有着浅黑肤色的埃莉称,她经常在一些外来事务的刺激下,莫名其妙地出现性慾,即使是最微小的举动。公交车引擎的运作、割草机发出的「突突」声,甚至影印机发出的有节奏声响,都会使得她没来由地出现兴奋感觉。埃莉称,有时候,她会在公众场所,也莫名其妙地出现性器官兴奋现象,最终导致她出现性高潮。而当她首次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出现兴奋感後,乘客们竟然被她疯狂的表情吓坏了。

埃莉害羞地说:「汽车引擎导致汽车不停地晃动。忽然,我感到浑身上下出现一种无法忍受的兴奋感觉。在兴奋中,我的腰弯了下来,我的身体抽搐起来。我怪异的模样,令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我。一位好心的老妇甚至还关切地询问我哪裡不舒服。我一脸羞愧地摇摇头,谎称不小心咬到自己的舌头了。」

埃莉还承认说:「当路面上出现崎岖不平的坑洼时,我都会在驶过最後一个坑洼後,出现可怕的兴奋感觉。我不常驾车,因为我害怕这种感觉。有一次,一名警察因闯红灯而将我拦截时,我正沉浸在性欢愉中。他对我说:『你知道我拦截你的原因吧?』我低头一句话也不说。因为我知道,一旦我张开口,我就会因兴奋而喊叫。埃莉还说:「逛商场,坐电梯、走楼梯都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时刻。另外,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和打印机声音都会使我产生性冲动。」

埃莉说:「一天,我在清理堵塞的下水道时,在运动中,甚至也出现兴奋感。我已经不知道我在一天内,出现过多少次这种可怕的感觉,但是,我估算,每天,我会出现250次,甚至更多次性高潮。」


男性朋友避之不及

而埃莉可怕的性慾吓坏了所有与她交往过的男性。她在谈及此事时,一脸尴尬地说:「开始,男人们总爱夸口称,他们喜欢那种一直沉浸在性欢乐中的女子。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无法找到满足我的男子。

「性只给我数分钟的解脱,但是,压力却无时无刻折磨着我。与我交往的男子都由於无法忍受我而离去。因为当他们意识到无法满足我後,便陷入痛苦和负罪感中。但我知道,这是我的错。」

埃莉称,治疗这种罕见疾病的其中一种方法时,使用一种麻醉凝胶体,麻醉生殖器发出的兴奋感。但是,这种方法对她并不见效。现在,她只能穿上宽鬆的衣服,减小身体摩擦。

所幸的是,埃莉所在工作岗位的领导人都能够理解她的痛苦。她说:「当他们看到我忽然满脸通红、急速离开後,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

中毒而死?光绪发丝「砷」冤





光皇帝(1871-1908)

光幼年

光帝出殡


清末光绪皇帝究竟怎么死的?至今仍有不同说法。根据最新科学化验显示,光绪的头髮存有大量致命的「砷」(砒霜),含量超过正常指标的一千至二千倍,如果光绪胃部附近的遗骨亦有类似结果,将可断定光绪係中毒而亡。


 据香港《紫荆》月刊最新一期报导,大陆一个被列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最近利用最新科技,对光绪皇帝遗留的髮丝进行毒物学的化验,结果发现他的头髮存有可致命的「砷」(砒霜)。


 不仅如此,光绪髮丝的含砷量超出正常水平的一千至二千倍,且这些致命的砷集中於头髮中的一段,而非平均散布於头髮全部,专家因而怀疑这位命运坎坷的清末皇帝,有可能遭「突发性的毒害致命。」


 胃部附近遗骨 化验仍在进行


 文章指出,按目前化验的结果,如果再对光绪胃部附近的遗骨,採取极微小的骨骼颗粒进行化验,就可断定光绪是否中毒而亡。据称,科研人员目前对光绪遗骨的化验工作仍在进行。


 据报导,光绪遗留的髮丝,係国家文物部门於八十年代清理光绪的陵墓崇陵地宫时发现,而陪葬的奇珍异宝早於一九三八年被盗墓者洗劫一空,地宫仅留下光绪遗骨。


 光绪四岁登基,由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後由慈禧大权独揽。中、日甲午战败,光绪锐意革新变法,遭到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反对,最终被迫软禁,凄凉以终。


 按清代正史记载,光绪因患病而驾崩。除官修的史书外,中国第一歷史档案馆保存的光绪医案(即病歷),至今十分齐全,特别是他临终前半年病情加重期间,太医对其诊断的记录和服药经过鉅细靡遗,成为光绪死亡原因的重要证据。


 不过,另据《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等书所指,光绪的死因并不单纯,慈禧太后病危期间,唯恐身後光绪得以重新执政,倒转局势,遂令人下毒,将光绪害死,使年仅三十八岁的光绪,反死在七十四岁的慈禧之前,而且相差一天,留下种种谜团。


 另有说法指出,光绪驾崩之前,曾喝了一碗慈禧亲赐的酸奶。


 在《启功口述歷史》一书亦有记载,其曾祖父任礼部尚书时,正赶上两宫驾崩,当宣布慈禧临死前,他的曾祖父看见一名端着一个盖碗的太监,走出乐寿堂。出於责任曾祖父驱前询问盖中何物?太监称,係慈禧赏给光绪的酸奶。


 文章同时引述《清实录》对光绪死前身体状况的记载,称「光绪虽然有病,但都是慢性病。临死三天前,仍能进行政事、家事活动。且发病突然,来势急勐,不排险被谋害的可能。」

非洲跳蛛专吃疟蚊 (图)


专吃蚊子的“跳跃”蜘蛛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东非发现一种专吃蚊子的“跳跃”蜘蛛,这种蜘蛛的奇异之处在于,它喜欢挑能寄生疟原虫的蚊子吃。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蜘蛛可以帮助人类控制疟疾传播。


澳大利亚悉尼麦夸里大学研究人员西梅娜·纳尔逊对“科学现场”网站说:“我希望教育人们认识这种蜘蛛,不要杀它们。这种蜘蛛经常在屋里捕食蚊子。如果它们存在,就能减少疟蚊的数量,避免更多人被叮咬感染。”


纳尔逊和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罗伯特·杰克逊说,这种吃疟蚊的蜘蛛栖息在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附近,这一地区疟疾特别猖獗。




这种蜘蛛体长5毫米,却能跳到相当于体长10到40倍的高度,这相当于一个高1.7米的人能跳到67米高度。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蜘蛛专吃吸完血的母蚊子,而对肚子里没血的蚊子和不吸血的公蚊子不感兴趣。


通过试验,纳尔逊和杰克逊首次发现,这种蜘蛛在众多蚊子中,喜欢吃能携带疟原虫的疟蚊,而放过不能携带疟原虫的库蚊。就算在饥饿时,也不吃库蚊。


纳尔逊说:“它们仅凭视觉就能分辨出来,而人类的视力无法做到这一点。”


疟疾是贫困国家最大的“杀手”之一,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部分是儿童。疟疾由寄生有疟原虫的雌性疟蚊传播,症状为周期性地感到冷、热和发汗。

恐龙木乃伊

恐龙木乃伊身上的皮肤组织






根据木乃伊復原而成的「鸭嘴龙」



鸭嘴龙木乃伊


科学家仔细检查恐龙木乃伊



恐龙到底长什么样,恐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因为我们所瞭解的恐龙多是科学家们根据恐龙化石推测出来的,这些恐龙的机体组织已经完全矿物化,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但英国和美国科学家们日前在美国的北达科他州发现了一具「恐龙木乃伊」,它保存了大部分外皮组织、肌肉、肌腱乃至消化系统内的食物。科学家们为此惊唿,这项发现可称之为「古生物学上的圣杯」。

内脏肌肉清晰可见

研究人员称,以前的科学家们和电影製作人们可能弄错了恐龙的外貌和体形,它们看起来可能比科学家们想像的更加巨大和「漂亮」。尽管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曾发现过恐龙「木乃伊」,但这具新发现的恐龙乾尸依然给了科学家们巨大震撼,因为它不仅牙齿和骨骼完整,还保存着恐龙生前的完好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以及内脏器官。

据国际在线报道,新发现的这只恐龙是鸭嘴龙,它们是恐龙家族最後生存者之一。它的尾部、前肢、後腿上的皮肤没有脱落或者塌陷,在先进扫描仪器帮助下,内部肌肉甚至肌腱都清晰可见,并完好无损;在三维技术支持下,研究人员甚至可以看清恐龙的内脏。

科学家们发现,这头恐龙没有胸腔,暗示它在变成乾尸之前,已经被食肉动物吃掉部分身体。恐龙要变成乾尸,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在它的死去之前,尸体四周必需积满了酸性沉积物,矿物质也要快速堆积,在机体腐坏之前保护好有机分子。

皮肤上有条纹时速30公里/小时

尽管大多数书中都将恐龙描述成灰色或者绿色,但实际上这种生物至少可以看到条纹。与斑马条纹不同,而是与今天看到的貘相似,大腿和尾部均有。而这些鸭嘴龙的颜色更是十分奇特,可能是棕色的,身上有暗色和浅黑色条纹。它们可能生活在草木繁茂的地区,并且有着非凡的「伪装」能力,因为它们要时刻提防兇勐残暴的食肉暴龙的袭击。

由於这头木乃伊恐龙保存如此完好,研究人员甚至重建了它的肌肉组织,并计算出它奔跑的速度。软组织扫描显示,鸭嘴龙尾跟部位有着巨大有力的肌肉,这可以推动恐龙加速,每小时可达30公里,几乎与一匹飞驰的骏马差不多。曼彻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家菲利普•曼宁说:「暴龙奔跑可能是为了捕获食物,而鸭嘴龙跑是为了保全生命。」

鸭嘴龙体形巨大,头上有巨大头冠,以食草为主,大约13米长,生活在6700万年前。这种恐龙的尾椎部大约比以前想像中的恐龙大25%,如此之大的变化暗示,科学家们可能低估了许多恐龙的体形。椎骨扫描显示,大多数恐龙都有比以前推测更宽的椎骨,这暗示恐龙实际上要比传统估计的8米到10米更长一些。

「古生物学上的圣杯」

曼甯博士说:「仅仅是初步的研究就已经非常令人激动了,我敢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蛋白结构与以前恐龙身上看到的决不相同」。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资助,他们将这一发现比喻为「古生物学上的圣杯」,据说这头恐龙有4000公斤,绰号「达科他」,是近年来恐龙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曼甯博士称:「这头恐龙木乃伊使其它恐龙化石看起来毫无意义,因为我们从其身上得到的数据是如此的完整,从未发现软组织结构能够如此地保存下来」。「达科他」的遗体已经被运往美国黑丘研究所,并在那里保存。曼甯博士说,这一发现将对考古学产生巨大影响,改变我们对恐龙外貌和移动方式的理解。

尽管所有DNA已经退化,像《侏罗纪公园》中復活的尝试已不可能,但它的蛋白质和其它分子却依然保留完好。这些物质可以让科学家们得到恐龙家族新的详细资料,研究恐龙的近亲如何成为鸟类。研究人员曾从一头6800万年前的暴龙体内分离出一个蛋白质,它类似於21世纪的鸡蛋白。如果类似的蛋白也在鸭嘴龙身上发现,那么它将大大加强恐龙与鸟类的联繫。

全球仅四具恐龙乾尸

「达科他」的出土震惊了学术界,有科学家甚至将其重要性与罗塞塔之石相提并论。于1799年发现的罗塞塔之石帮助人类学家破译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而「达科他」则可能有助於古生物学家瞭解灭绝已久的恐龙的生理结构。

「达科他」并不是发掘的第一具恐龙「木乃伊」,原先曾发现过类似的3具恐龙乾尸。其中两具是在20世纪初由着名化石搜寻者查利兹•斯特恩贝格发现的,但是在保存和完整的程度上明显不如「达科他」。另外一具是美国北达科他州的古生物学家丹•史蒂夫於2000年夏天的一次考古探险中在蒙大拿发现的。

现在科学家动用了更多更先进的研究设备,因此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我们很快就能亲眼目睹曾在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的恐龙真实可靠的复製品。


类对恐龙外表的认知,以往多半是从化石来推断。而美国达科塔州8年前发现全世界第一隻皮肤与肌肉保持完整的恐龙木乃伊,最近正式公开。根据科学家推测,这隻重达3.6吨,生活在6700万年前的【鸭嘴龙】,跑步的速度居然比最强壮的食肉恐龙暴龙还快。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可怕的暴龙让人闻之色变,但过去科学家对恐龙的了解,是从仅存的化石去推测恐龙外观。去年夏天英美古生物学家挖掘出一隻鸭嘴龙木乃伊,透过电脑模拟还原其样貌後,从鸭嘴龙强壮的後腿肌肉推算,这种恐龙的行进速度可达每小时45公里,比令人闻之变色的暴龙跑的还要快。


这隻鸭嘴龙木乃伊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距今6700万年前,分佈於北美,亚洲和欧洲,体型最大有12公尺长,体重超过3.6公吨。


鸭嘴龙是北美洲最早被发现遗骸的恐龙,1855年有一颗牙齿在北美洲出土,而牠的特徵是草食性,有扁平的嘴,皮肤粗糙,加上头顶有肉冠。因为牠的葬身之地含有酸性水源,让牠尸体裡的矿物质和有机分子被封锁,就变成了木乃伊,外皮还有骨骼间的韧带几乎都保存的很完整。


因为这是史上第一隻出土的恐龙木乃伊,为了深入研究,科学家甚至还动用了太空梭专用扫瞄器进行详细的检验工作。


这隻鸭嘴龙8年前在美国北达科塔州被一名高中生发现,因此取名为「达科塔」,在鸭嘴龙科中属於比较常见的埃德蒙顿龙,如今出现在世人眼前,也可以增加对这种古代生物的认识。
借助於扫描仪,内部结构清晰可见

劲爆发现细菌狂吃戴奥辛(二恶英)



国立中山大学及高雄正修科技大学合作,从中石化台南安顺厂遭戴奥辛污染的土壤样本中,发现一种细菌会「吃」有毒的戴奥辛,吃得快又多。


研究团队还研发出「抓」出此种细菌的技术;这项发现将是最经济且有效的遭戴奥辛污染土壤的整治方法。


「这些细菌大量繁殖後,只要移入受戴奥辛污染的土壤中,经过一段断时间细菌增生到足够数量,即可『吃』掉戴奥辛,不必移除土壤另行客土,将可省下高达一、二百亿的整治经费」,正修科技大学超微量分析研究科技中心主任张简国平昨天说,这种细菌是「戴奥辛的天然剋星」。


「从土壤中怎么去抓这种细菌是高难度技术」。他表示,上周已与合作的中山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向经济部标準检验局申请专利。研究团队也将在国际知名的科学期刊中发表研究成果,让学术界分享这项新发现。


中石化台南安顺厂设厂四十余年,造成厂区和附近土地严重戴奥辛污染,不仅居民健康受损,受污染的国土必须耗费巨资整治、移除,目前先分五年编列十三亿元的养殖补偿及受害民众健康照顾费用,污染土地目前列为整治场址,等於废弃。


张简国平说,安顺厂污染的土壤,经检测有数百种细菌,既然细菌可以在污染的土壤中生存并繁殖,代表「有东西」让它吃,这牵涉到微生物专业,因此找中山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合作研究。


正修科大与中山大学一年来不断精密实验,动员教授群与硕博士生,在土壤样本中将数百种菌种筛选出会吃有毒的戴奥辛土壤的细菌,「而且吃得很快」。


「要从数百种菌中,找出到底是哪一种菌吃得快又多,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张简国平表示,必须先利用显微镜找出各种菌,再以困难的纯化步骤,找出以戴奥辛为食源的菌种,其他的菌经实验发现吃的速度很慢,「无法担当大任(整治土壤)」。


他不愿透露细菌名称,表示近日会公开发表研究成果;从经济面看,如果能利用大自然中繁殖快速的细菌,对受戴奥辛污染土地发挥自净作用,会是最省钱的整治方法。


「过去环境检测单位及学术单位,都以检测污染物为重点,未曾与微生物界连结」,张简国平表示,正修与中山对此一重大发现都感到十分兴奋,形容这是「很劲爆的发现」。


正修科技大学、中山大学、高师大附中等3校教授及学生昨天罕见联合召开记者会,指出世纪之毒「戴奥辛」首见微生物分解,经由高师大附中同学李雅婷以金钢蚯蚓分解土壤原理,研究出以微生物菌株分解戴奥辛,可分解9成以上戴奥辛,且大幅成本降低,对於处理「世纪之毒」戴奥辛方法堪称一大突破。


正修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与高师大附中昨天就戴奥辛分解技术大突破召开记者会,是由高师大附中二年级学生李雅廷在基础化学「土壤的污染与防治」课程中,介绍中石化安顺厂周边遭受戴奥辛污染情形,造成许许多多的生物浩劫,引发她的研究兴趣。


李雅婷在记者会中表示,基础化学课程看到一幅令人触目惊心遭戴奥辛污染的照片後,在曾莺芳老师指导下,心想蚯蚓可以分解泥土中的毒性物质,分解戴奥辛不知效果如何,遂以金刚蚯蚓復育作为清除戴奥辛的研究,由於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条件限制,蚯蚓於两天内全数死亡,却意外发现蚯蚓在死亡後1週竟遭受其他微生物分解,推测土壤中依旧有微生物生存,於是转以微生物来降解戴奥辛研究。


在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系及正修科大超微量中心共同研究後发现,Pseudomonas mendocina NSYSU菌株具有分解戴奥辛的奇异功能,正修科大超微量中心主任张简国平指出,属腔肠动物的蚯蚓每天可以吃下体重5倍的泥土,再经由体内酵素加以分解,经由耐汞实验发现,可以承受60多PPM,更可分解掉9成以上戴奥辛,这个发现是文献未曾看见的。


中山大学生物系博士生林伟志指出,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对土壤中戴奥辛污染物进行分解,被认为土壤整治復育最具潜力方法,特性为微生物具备分解与转化有机物的能力,可将污染物转变为无害的简单化合物,只要在污染场址加入微生物即可现地復育不需要挖掘、搬运污染土壤,可避免污染範围扩大,并可节省大量成本。至於何时可面全面运用到市面,张简国平表示,现阶段正申请专利中,经由相关实验审核,由於专利申请非常耗时,何时能够获准不得而知。





~~~~~~~~~~~~~~~~~~~~~~~~~~~~~~~~~~~~~~~~~~~~~~~~~~~~~~~~~~~~~~~~~~~~


戴奥辛 ( Dioxin ) - 经由废弃物(垃圾)燃烧 过程中 所产生之 戴奥辛 ( Dioxin ),被称之为『世纪之毒』, 戴奥辛 因此成为 各国 所关切的 环境污染 议题,台湾在 80 年代,大发废五金工业区,因 露天燃烧 废 电缆 焚化所产生之 戴奥辛 震撼 !! 相信 民众 仍记忆犹新。近来,戴奥辛 因被认为具有「环境荷尔蒙」的作用,将严重影响干扰 男性生殖能力,更加引发各国之高度关注。

研究:土星环可能数十亿年前即诞生



(法新社华盛顿十三日电) 一项新研究报告指出,土星环诞生时间可能要回溯到数十亿年以前;而且虽然星环一直在变化,却可能永远围绕着土星不会消失。


根据一九七零年代「旅行家」太空船的蒐集资料,以及後来的哈伯太空望远镜观测,科学家最初以为,相对於宇宙浩翰漫长的时间,着名的土星环应算是年轻的,并可能是由彗星撞击土星一个大月球所产生。


但由卡西尼太空探测船蒐集的最新资料显示,土星环可能不是大约一亿年以前诞生,而可能早在四十五亿年前,太阳系诞生时就已经存在了。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在旧金山召开会议,卡西尼探测船计画首要调查人员艾斯波西托在会中表示,「就宇宙时间而言,我们发现土星环可能不是昨天才诞生的。」


「土星环可能永远都在那裡,但会一直变化,未来千百亿年都会继续存在。」


新研究显示土星环的年龄,和先前的研究结果不一样,这项发现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关係着土星环内部持续的变化。


科罗拉多大学教授艾斯波西托表示,「想像打从土星诞生以来,土星环就一直伴随着它;而证据也符合这项假设。」


先前科学家相信,如果星环与土星的年龄一样,应会显出较深的颜色,因为它们吸收了流星星尘等所造成的宇宙污染。


但根据卡西尼探测船的观察显示,在土星环裡,似乎有冰块与岩石搅拌成的巨大糰块,这也可以解释,何以从地面望远镜观测,土星环看起来相当明亮的缘故。


艾斯波西托说,「环带裡有越多的糰块,就有越多的原料物质在捲在循环裡面,实际上,环带将宇宙的污染散佈开来」,因此会稀释。


在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与欧洲太空总署携手合作下,卡西尼─海根斯太空探测船於一九九七年发射升空,展开史上首度的土星探险。


经过七年,横越太空三十五亿公里之後,海根斯号在二零零四年与卡西尼太空船分离,着陆於土星最大的卫星「泰坦」,而卡西尼则飞入土星轨道。

美国蟑螂身价百元成宠物新时尚 (图)


渝中区某宠物商店,一学生正在挑选美国蟑螂

“蟑螂还可以拿来卖钱?要100元一只?”昨天(14日),在重庆解放碑一家另类宠物商店,65岁的张素勤老人看到这只身价不菲的“偷油婆”后惊讶地张大 了嘴,认为是天方夜谭。据店主介绍,这种原产自美国的宠物蟑螂今年初刚进入我市就热卖,尤其受到年轻女性喜爱,10多天卖掉了30多只。

据称从上海“飞”来


记者昨天(14日)在这个商店里看到了这些进口蟑螂,样子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偷油婆”区别不大,但没有翅膀,身材要“魁梧”一些,大约长4厘米。




“这个小家伙很好玩,喜欢在手上爬,感觉痒痒的。”一个正在挑选的20多岁的女孩对蟑螂流露出了喜爱之情。


据店主小龚介绍,这种蟑螂原产地在美国,现在看到的是已经经过繁殖的,月初刚从上海“飞”过来。他说,蟑螂是消过毒的,不带细菌,还有上海动检部门的检疫 证明。蟑螂根据大小每只卖50至100元。目前已经卖掉了30多只,超过7成的买家都是年轻女性,以女性白领居多。据了解,它们不吃肉,只吃水果和蔬菜, 通常呆在玻璃瓶子里。


被家人一脚踩死


据店主介绍,13日下午,有一名工商大学的学生小代来买第二只蟑螂,她曾在周五买了一只,但当天就不幸“遇难”。据了解,在准备带回学校炫耀前,她悄悄带 回家里在卧室里玩,在玩耍时生性活泼的蟑螂从身上跳下来,跑出了卧室。小代到处寻找未果。不久,她的妈妈从厨房走出,抱怨道,“这么冷的天气竟然也有讨厌 的偷油婆!”然后把一只被踩扁的尸体包起来扔进了垃圾桶。50元就这样被一脚踩掉,小代只得又来买了一只。


动检局不提倡饲养


昨日(14日),重庆市动检局有关人士表示,如果蟑螂是从美国口岸进来,应该通过了严格的检疫,否则是不能来到我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以放心的。但从上海到我市,也必须经过再一次检验,需要出具相关手续,否则就不符合规定。


不过,他称并不提倡饲养这样的外来物种,因为容易引起外来生物的侵害,“像‘清道夫’,它们逃进下水道,进入长江后就会吃掉重庆的鱼类,破坏本地的生态平 衡,蟑螂也一样。即使再经过消毒也只是表面工作,肯定会携带细菌,对主人的健康有影响。”动检工作人员提醒,如果已购买蟑螂的市民,一定要做好清洁卫生, 避免它们逃跑后与本地蟑螂繁殖。


动检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以后买这样的外来宠物要慎重,需具备检验检疫局提供的《检验报告》和《检疫证明》。 (纪文伶 周璨)


相关新闻


在泰国养大蟑螂要入狱四年


据《世界新闻报》报道,在泰国,马达加斯加大蟑螂被一些市民当作宠物喂养。由于担心蟑螂会大量繁殖、传播疾病,泰国官方开始禁止人们饲养这种宠物,但仍有很多人冒着判刑4年和罚款2万泰铢的危险,继续喂养他们的蟑螂。

大赚死人钱财印度“人骨工厂”



4月23日,在印度布德万的一所警察局内,一些人的骨骼被摆放在地上。印度警方高级官员当日说,他们在印度发现一个“人骨工厂”,并以非法交易骨骼罪逮捕6人。印度禁止人骨买卖,要求医学院学生利用纤维或塑料制骨骼学习。 新华社/路透

在印度,除了软件行业比较着名,还有一项鲜为人知的行业事实上也很兴盛———人骨买卖。1985年,印度政府禁止人骨出口,这一行便转入地下经营。禁归禁,但这种印度的“传统行业”依然没有消失。不久前,美国独立撰稿记者卡尼採访到印度最大的人骨供应商与制作人骨的工人,为读者揭开了人骨买卖行业的神秘面纱。

印度贩卖人骨的歷史,起源于英国殖民时期,主要用于英国医学院的教学与研究,迄今有150年的歷史。印度输出的人骨不仅“量多质佳”,甚至可以提供同一具尸体的全部骨头,而非拼凑而成。卡尼採访的这家造骨场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的一个名叫庄勃巴示塔利的小村庄。今年4月,当地警察发现了这个隐蔽的人骨工厂。

卡尼表示,印度警方告诉他,在一公裏半以外就能闻到腐肉的味道,当警方到达时看到,一段段嵴椎骨挂在屋檐下,地上用某种分类方法摆满人骨。卡尼表示,他看到的人骨工厂是一间简单的竹屋,屋顶盖着一片防水布。当地最大的人骨供应商是比斯华斯,他已经是该村第三代人骨处理者。除了盗墓外,他的人骨来源还有停尸间与火葬场。比斯华斯趁死者家属一离开火葬场,就将尸体拖出。

比斯华斯手下有12名员工负责处理尸体,每天工资1.25美元。若手下有人能找到完整尸体,而且不缺骨头,就有红利可拿,因为医学院愿意出较高价钱购买来自同一具尸体的人骨标本。

卡尼说,从比斯华斯工厂处理完毕、没有拼接的人骨,要价45美元。收购人骨的是一家名为“年轻兄弟”的医学用品公司,这也是全印度唯一一家人骨供应公司。该公司收到人骨後,拼接成完整的人骨模型,并且切割部分骨头,露出结构,再转卖给全世界的医学研究机构。卡尼说,“年轻兄弟”的产品型录上虽然注明“仅销国内”,但大家心知肚明,这是应付政府的文字游戏。 卡尼还访问了美国与加拿大约30家医学院与研究单位,部分单位证实他们的供应商的确是由“年轻兄弟”供货。

至于印度警方,态度也很暧昧。西孟加拉邦警察总局副局长库马说:“违法出口不算新鲜,重点是没人可以证明他们杀人取骨”,所以警察也只有在社会压力大的时候取缔一下。人骨生意最高峰的时候,加尔各答一年靠出口人骨可以赚到100万美元。但由于生意太好,靠盗墓而来的货源很快就消耗完毕。1985年,印度政府破获有人出口1500具孩童骨架,震惊全国。社会传言这些小孩是被绑架後被杀死的,自此印度政府开始禁止出口人骨。

《时代》评出2007年度十大科学发现

近日,《时代》周刊评出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其中医学方面的发现佔其三。入选的还有中国专家6月在内蒙古

发现一具巨型兽脚类化石,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


1.人类皮肤细胞制成干细胞




11月,国际间对干细胞的研究出现了重大的突破。美国和日本两个研究团队,几乎同时借由基因重组的工艺,将皮肤细胞转变成干细胞。科学家普遍认为,这项重大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可解决利用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争议。不过皮肤干细胞的成功,虽然令人兴奋,但也有潜在的风险,由於这项工艺必须藉由病毒扰乱皮肤细胞的DNA,因此有引发癌症的风险。


2.人类首个个体基因组排序完成



9月,人类第一个个体基因组排序已经完成。利用基因组排序技术,研究人员成功绘制了着名科学家克雷格·温特尔的一个完整的DNA蓝图。此次破译过程发现的人类遗传变异的数量比之前人们所设想的要“丰富”的多。既是论文作者又是研究对象的温特尔说,遗传密码的28亿个连续位也将加快预防性药物的研制过程。根据温特尔的预测,在5年时间内,更为快速和低廉的排序技术可以打造1万人的完整基因组,它们将为“一个个性化、具体化的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


3.最亮超新星爆发之谜被揭开



天文学家最近分析了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剧烈、也是最壮观的超新星爆发。他们表示,此次超新星爆发的壮观景象改变了他们对超大质量恒星“垂死挣扎”的一贯看法。美国天文学家对去年9月代号为SN2006gy的超新星爆发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他们在14日表示,SN2006gy超新星爆发可能是由一颗真正质量巨大的恒星爆炸形成的,这个庞然大物的质量起码是太阳质量的100倍。按照他们的推测,这颗恒星并非一次爆炸,而是分多次爆炸。领导此项研究的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天文学家斯坦·沃斯雷说:“我们通常把超新星视作恒星的灭亡,但在这种情况下,同一颗恒星爆炸了多次。”


4.南极附近深海发现700多种海洋新物种



研究人员在在环绕南极洲的海洋深处发现了700多个新物种。从南极地区海域大约700米至6000米深的海底发现的新物种包括心形海胆、食肉类海绵和有盘子大小的海蜘蛛。从2002年到2005年,一个由来自14个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乘坐德国波拉斯汀号研究船在南极半岛东部的威德尔海进行了3次南极深海生物多样性工程考察。这项工程对海洋生物调查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项全球协作计划中,数千名研究人员将在2010年前统计出所有的海洋生物。


5.科学家研制出人造心脏瓣膜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大约60万人未来三年需要更换心脏瓣膜。英国科学家给这些患者带来了希望。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心脏学研究中心马格迪·亚库布博士在歷经10年的努力後有望将骨髓干细胞诱变培育成为心脏瓣膜细胞。亚库布希望,借助于特制的胶原质支架,这一组织能长成心脏瓣膜的形状。近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努力培育新的心脏瓣膜和其他身体组织。如果亚库布研究小组培育的组织在动物身上的实验取得成功,他估计它有望在3到5年内用于人造心脏瓣膜移植患者身上。


6.太阳係外新发现三颗行星



英国天文学家在太阳係外新发现三颗行星,分别命名为WASP-3、WASP-4和WASP-5。这三颗行星是由天文学家通过安装在南非和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上的广角相机发现的,其中两颗是目前南半球上空最亮的凌日行星。凌日行星是指在观测者看来,周期性地从其母恒星前面和後面经过的行星。这类行星十分便于天文观测。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天文学家安德鲁·卡梅龙表示,这三颗行星都与木星相似,但距离它们的母恒星都非常近,所以它们的“一年”还不足地球上的两天,属于迄今发现的公转周期最短的行星。由于距母恒星太近,这几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在2000摄氏度以上,所以那裏不大可能有生命存在。


7.内蒙古发现最大似鸟恐龙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嵴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于6月13日宣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化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这具化石是我国科学家于2005年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大约8000万年前沉积的岩石中发现的,体长约8米,站立高度超过5米,体形可与着名的暴龙类相比。中国科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局的学者经过两年的联合研究得出结论,这具化石属于鸟类的近亲——窃蛋龙类,而且是一种处于过渡类型的窃蛋龙,专家最终将其命名为二连巨盗龙。


8.尘封化石揭秘现代人身世



今年初,一个由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小组宣布,通过对1952年在南非发现的一个骨头进行分析,证明它是第一块证明现代人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化石证据。据信,人类是在65000年前到25000前走出非洲的。这块头骨化石距今已有大约36000年。


9.世界上最年长的动物有405岁



今年10月,威尔士班戈大学研究人员在冰岛北部海岸的一个海架上发现了一只405岁的蛤蜊,这只蛤蜊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活动物。为了对蛤蜊壳上的环进行研究以确定它的年龄,研究人员不得不将这只当被发现时还活着的蛤蜊杀死。专家介绍,蛤蜊家族中的ArcticaAtlantica一般能活到200岁到300岁,由于在水下262英尺的沙子中生活,这个特殊的家族成员得以生存更长时间。


10.现实中的超人杀手“氡”



今年4月,塞尔维亚的地质学家挖出一块白色的粉状矿物。後来发现,这一矿物裏含有与科幻小说裏描述的“氡”(一块绿色发光的岩石)一样的成分。影片《超人》中介绍超人最怕的物质就是氡,没想到科幻世界裏的东西真的在现实世界裏找到了。

印度八肢女童



印度一名2岁女童拉希米(Lakshmi),天生在下半身长出另外一对畸形的手脚,还被当地人认为是印度女神转世,拉希米在11月初成功进行分割手术,切除她多余的四肢,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终於在15日出院返家。


一身喜气的红色小洋装,双脚上还穿着白色支架,切除多余的四肢之後,拉西米现在跟同年纪的小孩没什么两样,看到摄影机镜头,双手紧紧抱住爸爸,与家人踏上回家的路。


现年2岁的拉希米,由於在母亲体内时还有一个孪生胚胎,在子宫内停止发育,结果拉希米身上就出现多余的四肢,印度一个30人的医疗团队11月初为拉希米进行切割手术,经过一个月的住院休养,拉希米恢復情况良好。


主治医师巴帝尔说:「她刚补充完营养,现在出院很安全。」拉希米出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家人马上带她到寺庙还愿,这时妈妈又帮拉希米换了一套洁白的小洋装,感谢神明保佑。


关於拉希米的手术,医师表示拉希米伤口復原的情况很好,应该很快就能自由活动,拉希米也将回到故乡比拉省,恢復正常的童年生活。

有四条手臂和四个腿的拉克希米在比哈尔邦的村子里被人们认为是印度财富女神的化身。

连体孪生非常罕见,每20万例新生儿中才会出现一例。

由于出自单一受精卵,所以连体孪生总是长相相同,性别相同。

不过连体孪生的存活率只有5%到25%。

过去500年来的纪录显示,只有大约600对连体孪生活下来,其中超过七成是女性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喷发能量影响邻近星系



(法新社华盛顿十七日电) 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今天宣布,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大举发动宇宙攻击,喷发出大量的能量与辐射线进入一个邻近的星系。


太空总署说,太空总署地面与太空中的观测台测得星系的剧烈变化,一枚「死亡之星」的黑洞朝邻近星系喷发出辐射线,星系则引开大部份的能量而闪闪发光。


哈佛─史密森尼天文物理学研究中心学者、研究小组负责人艾万斯说:「我们曾观测到许多次黑洞喷发,但这是我们第一次观测到像这样黑洞喷发冲击其他的星系。」


艾万斯说:「黑洞喷发会撞击较小的星系,可能引发各种问题。」


太空总署表示,发生这样剧烈剧烈变化的是星系系统3C321,系统中的两个星系以相对上相当近的距离|两万光年|彼此环绕旋转。


科学家观测到,较大的星系中的黑洞喷发出辐射线与粒子,特别是能量相当高的X光与迦玛射线,而较小的星系则朝黑洞喷发的路线前进。


太空总署说,总署的观测站系统测得碰撞,黑洞喷射物质撞上较小的星系时会出现亮点。


总署称这起事件持续的时间,以宇宙的规模来看,可以说「相对上是很短暂的」。


总署发布声明说,「黑洞喷射约在一百万年前开始影响星系,这在星系的寿命中只是一小段。」


总署说,黑洞的喷射对於遭冲击的星系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影响未必是负面的。


太空总署说:「喷射形成大量能量与辐射线,在初步毁灭阶段完成後,可能会引发大量的恆星与行星的形成。」

血型忽A忽B 是医生搞错还是有隐情 (图)


老汉血型忽A忽B




不久前,青岛401医院来了个奇怪的病人,说他奇怪是因为:第一次输血,他是A型血,两天之后,他又变成了B型。人的血型怎能变来变去?是医生搞错了,还是另有隐情?


奇怪病人


第一次输血是B型血,两天后又变成了A型


一天早上,青岛401医院的脑外科主任郭俭刚上班,在办公室还没有坐稳当,护士长就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说可不得了,出事了。有一个病人要输血,前两天验血还是B型,今天竟然变成A型了。




这万一要是输错了血,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了。让郭主任赶紧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病人叫鲁道宽,今年72岁。


一天,鲁老汉遭遇车祸,被送到了401医院。当时,他脑部受伤,腿骨骨折,肺部也有创伤,生命垂危。郭主任决定向血库申请输血。经过检验,老人是B型血, 就领了600毫升的B型血,给鲁老汉输上了。输完血以后,老人的精神好了很多。两天以后复查。发现血色素还是低,于是决定再申请600毫升的血浆。结果,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郭俭说,血库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这个血型有问题,第一次查的是B型血,这次可疑是A型血,血库也不敢报A型血,也不敢发血。到底是第一次查错了,还是这次查错了?大家疑惑了。


种种疑惑


疑惑一:鲁老汉是A型血还是B型血?


一听到血型有可能验错了,郭主任大吃了一惊。她深知其中的厉害,输错了血型,那是既犯法又要命的事情,但她还是没有弄明白,到底错在哪儿了?血库的吴占法 主任同样也弄不明白,到底事情错在哪儿?吴主任告诉记者:“他在血库工作40年了,还是第一次碰见这种怪事。一个人的血型怎么可能变来变去呢?难道是自己 弄错了?”他又接着连做两遍实验,还是A型。那么,会不会是自己第一次验错了,病人本来就是A型呢?但是如果那样的话,为什么输入了600毫升的B型血, 病人却安然无恙呢?


吴占法说,如果真是A型和B型血输到一块儿,别说当天,当时就不行了,100毫升血进去以后,就会出现大量的溶血现象。




奇怪的是,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病人居然没什么反应,反而比以前精神还要强一些,还要好一些,所以吴主任认为病人是A型血是没错的,前后血型不一致,这是病人本身的事。


疑惑二:鲁老汉不输血还能得到救治吗?


就在这个时候,鲁老汉的贫血症状还在进一步加剧,已经出现神志不清。脑外科、血库和血液病科的三个主任,都集中在一间会议室里,对这个奇怪而棘手的病例进行联合会诊。但此时此刻,却没有一个人敢决定,到底该给病人输什么血型的血?


有人提出来,如果缺血严重,可以先给他输一部分O型血,这在紧急输血中也是允许的。但面对这个提议,面对病人的凶险病情,郭主任反而显得有些举棋不定了。 最后郭主任把鲁老汉的老伴和子女都召集到自己的办公室,告诉他们现在的危急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她请求病人家属,再相信自己一次,打破医学的常规,冒一个 险。郭主任说,输血也是冒险,不输血也是冒险,按她的思路,不想给病人输血了,而是决定采用静脉点滴来补充营养,同时添加胶体蛋白,维持血浆不继续渗出。 另一方面,在胃管里也补充营养成分,促进自身血液的再造功能。事到如今,鲁老汉的家人也只有咬紧牙关,继续信任郭主任,希望鲁老汉能逃过这一道劫难。


渡过了最初那提心吊胆的几天,鲁老汉的家人惊喜的发现,老人的精神正在一天天好起来。医生检查结果,鲁老汉的血色素已经恢复到9克以上,身体各项指标也接近了正常值。如今,鲁老汉不再整日卧床不起,神志也越来越清醒。


疑惑三:鲁老汉输了B型血为啥没反应?


老人平安的度过了危机。但是,郭主任并没有丝毫放松,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她。一个人的血型怎么能忽A忽B,变来变去呢?她决心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 血型物质还可以存在于其他体液里面,其中唾液里的血型物质含量最为丰富。郭主任就让护士采集了鲁老汉的唾液样本,和前两次的血样一同送往了青岛市中心血 站。经过紧张的测试,最终得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


青岛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认定鲁老汉的血型是AB亚型。血型变化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出来了一个新的名词。AB亚型血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AB血型的一种吗?如果是的话,那么为什么只检查出来了A型或者B型呢?


青岛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介绍,AB亚型血是AB型血的一种,由于医院检测手段比较简单,所以只能检查出了A型或者B型。AB血型以前也被称为“万能受血 者”,在接受其他血型输入的时候,不易发生凝集,所以鲁老汉输入600毫升的B型血,也侥幸没有发生溶血反应。似乎到此,已经真相大白。

北极光之谜解开了


北极光是北极最壮观的景象之一,带给人类神祕的想像,如今科学家宣称,他们已经解开了北极光之谜。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瑟宓斯卫星任务」(Themis mission)传回的新数据,科学家发现太阳释放的带电粒子(charged particles)像一道气流飞向地球,碰到北极上空磁场时又形成若干扭曲的磁场,带电粒子的能量在瞬间释放,以灿烂眩目的北极光形式呈现。


 这项研究係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安吉罗波洛斯主持,其研究结果已於9日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学术会议中发表。


 瑟密斯卫星任务的5个人造卫星群今年2月成功发射升空,3月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上空侦测到北极光出现两小时,同一时间卫星也侦测到带电粒子流接触到北极磁场。而让安吉罗波洛斯惊讶的是,带电粒子和磁场接触形成的地磁风暴以每分钟650公里的速度掠过空中,威力相当於芮氏规模5.5的地震。


 科学家早就怀疑,北极光的能源来自带电粒子与北极磁场接触产生的扭曲磁场,但这个理论一直到今年5月才获得证实,当时瑟密斯任务的卫星群从地球上空6万多公里首度测到扭曲磁场的结构。

世界UFO大全(2)
















这是一组很有意思的UFO照片,由美籍华人林文伟提供。





第一张照片是1956年7月17日在美国南阿菲利加州拍摄的。恐当时拍摄者的仓促,天空背景有一块黑色,但不明飞行物仍然清晰可见,似乎呈改变角度、斜飞态势。


1979年9月6日,在阿根廷东部思特雷里奥斯省省府巴拉那上空出现的园盘状不明飞行物。


1957年7月24日,在挪威上空出现的不明飞行物。


美国双子星太空船拍到的


阿波罗计划的太空人在月球上看



1971年10月2日8点左右,巴西学生内尔松.卡尔蒙在里约热内卢市中心拍摄到的不明发光物,其直径约3米。


1983年3月3日上午11点50分,强勒毅在西安市牌楼前摄到的伞形光现象



1981年12月20日20点左右,雷本跃同志在云南省曲靖县城拍摄到的不明飞行物连续照片。这是一个球状不阴飞行物,它的下方有两条交叉成120度的光柱,高度估计在3000米至400O米。目击过程中,它3次发出桔红色的光。第一次发光时,顶部向上凸起数次。发光时间长短不一,最长的一次达8秒钟最后一次发光之后,它作下降和水平运动,渐渐远夫而消失。由于照片是从侧面拍摄的.所以看上去呈棒状。


1980年2月17日,在日本拍摄到的UFO照片




出现在Charleston空军基地附近的金属碟型飞船(WilliamJ.Hermmann摄)



WilliamJ.Hermmann拍到的另一张飞碟照片




世界UFO大全(1)








1990年代[1998年摄]飞跃峡谷上空



[1992年摄]金光闪闪的UFO,下面好象还有物体,附属物体?


1990年代[1990年摄]壮观的景象


[1999年摄]酷似战机的UFO





第四张照片是1980年4月4日18时30分在美国南卡罗米纳州拍摄的。不明飞行物体在一片云彩旁边,旋转的光晕依稀可辨,也有明显的白光。



第三张照片是1978年11月15日16时在南美最大国家巴西拍摄的。天空十分明朗,不明飞行物空中高度十分可观,但仍在云层中反射(或射出)出耀眼的白光。



第二张照片是1971年2月12日16时在法国上空拍摄的,看得出来是夜间加灯拍摄而得,参照物是一棵大树,不明发光飞行物体悬停在距树梢几十米左右的空中。




达文西新密码!蒙娜丽莎画里藏着耶和华

达文西的艺术世界再度吹起新阴谋风暴,一个神秘团体宣称运用镜子反射所呈现的镜像,发现了隐藏在这位艺术大师一些旷古巨作内的圣经影像。

生于1452年,卒于1519年的达文西,经常采用镜像书写(mirror writing)的来技巧来创作,透过这种写出字型正确但左右方向完全相反的文字、数字或字母,来防止灵感遭到窃取,以及隐藏当时不见容于罗马天主教会的科学理论。而这个名叫「神圣雕刻与绘画之镜基金会」的神秘团体,据信就是用了同样技巧,在「蒙娜丽莎」与「最后晚餐」等知名创作中,发现了他们所谓的神秘脸孔与宗教符号。

该团体宣称,当他们观察目前挂在伦敦国家艺廊的达文西素描「圣母、圣婴和圣安娜」(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Anne)和「施洗者圣约翰」(Saint John the Baptist )时,透过镜像发现素描中出现旧约圣经中的上帝耶和华,而且还带着梵蒂冈的皇冠。







他们的发现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达文西的绘画主角似乎都是指着或凝视着太空,好像在搜寻上帝一般。

该团体指出,应该利用镜子仔细检视达文西的所有绘画创作,以找出其中的秘密。他们说,这可以解释为何在圣母与圣婴素描中,施洗者约翰似乎的眼光似乎是越过耶稣望向远方。

当把镜子放置在蒙娜丽莎的右手肩位置时,他们声称似乎也发现到同样的耶和华脸庞出现在蒙娜丽莎画中。至于著名的最后晚餐画中,他们也宣称在耶稣前方的桌子上发了的确发现到一只翻过来的圣杯。





在施洗者圣约翰画中,同样的镜像技巧显现出画中有个四只脚东西的影像;而在「伊甸园」画中,则发现生命之树的图像。毫无例外的,施洗者圣约翰在图中的两手指向镜子必须放置的位置,这样才能看出隐藏的图像。

根据该团体指出,镜像技巧为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所常使用的技术;类似的镜像,也可以发现在佛教著名的绘画与雕刻当中。

该团体去年曾致函梵蒂冈来解释他们的发现,但是教廷在回函中仅说,他们的发现无疑会引起艺术史世界的热烈讨论,因此需要「坚实的证据」才能获得重视。
 

超自然科学与古文明科技

古文明一直是现今无法想像的谜团, UFO一直是人类科技无法跨越的领域,奇珍异兽总会令人大开眼界! Ancient civilization has always been a mystery today can not imagine, UFO has been unable to hum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ross the field, rare animals will always an eye-opener!

使用政策 Usage Policies